1.单选题- (共12题)
1.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象表示质点做曲线运动 |
B.10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
C.前10 s,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 |
D.0-20 s质点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2.
将一小球从足够高的塔顶以某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
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大小一定为![]() ![]() ![]() |
B.初速度大小一定为![]() ![]() ![]() |
C.初速度大小可能为![]() ![]() ![]() |
D.初速度大小可能为![]() ![]() ![]() |
3.
很多国家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运行,然后在
点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在
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形轨道3运行.已知轨道1、2相切于
点,轨道2、3相切于
点.若只考虑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作用,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卫星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的周期分别为![]() ![]() ![]() ![]() |
B.卫星沿轨道2由![]() ![]() |
C.根据公式![]() |
D.根据![]() |
4.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8 s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4 s停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
B.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
C.加速、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 |
D.加速、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大小之比为2∶1 |
5.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2 s与5 s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4 B. 4∶5 C. 3∶4 D. 4∶3
A. 5∶4 B. 4∶5 C. 3∶4 D. 4∶3
6.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


A.![]() | B.mg/2、![]() |
C.![]() | D.mg/2、![]() |
7.
物块A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轻弹簧、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块B相连,弹簧轴线与斜面平行,A、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A、B重力分别为10 N和4 N,不计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则 ( )

A. 弹簧对A的拉力大小为6 N
B. 弹簧对A的拉力大小为10 N
C. 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1 N
D. 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 N

A. 弹簧对A的拉力大小为6 N
B. 弹簧对A的拉力大小为10 N
C. 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1 N
D. 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 N
8.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 ,sin37°=0.6,g取 10m/s2.则

A. 物块在传送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大小为1.5m/s
C. 物块沿斜面上滑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2m
D. 物块返间皮带时恰好到达最左端

A. 物块在传送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大小为1.5m/s
C. 物块沿斜面上滑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2m
D. 物块返间皮带时恰好到达最左端
11.
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到OO'轴的距离为物块B到OO'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A. 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12.
如图所示,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它们的质量相等,在甲图用力F1推物体,在乙图用力F2拉物体,两种情况下,力与水平方向所成夹角相等,物体都做匀速运动,经过相同的位移,则F1和F2大小关系、F1对物体功W1和F2对物体做功W2关系满足


A.F1= F2 | B.F1< F2 | C.W1<W.2 | D.W1>W2 |
2.选择题- (共6题)
13.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②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③我国已形成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宪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④环境保护法为保护和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3.多选题- (共2题)
20.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总质量为5000kg.汽车在水平面上行驶时,阻力恒为车重的五分之一(g取10m/s2).当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后在水平面上直线行驶的过程中,对汽车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有( )
A. 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B. 先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
D. 汽车最大速度大小是6m/s
A. 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B. 先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
D. 汽车最大速度大小是6m/s
4.解答题- (共4题)
21.
在学校组织的趣味运动会上,某科技小组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寓学于乐的游戏.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0.1
的钢球放在
点,用弹射装置将其弹出,使其沿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
和
运动,
段为一段长为
的粗糙平面,
为接球槽.圆弧
和
的半径分别为
,
,小球与
段的动摩擦因数为
,
点离接球槽的高度为
,水平距离为
,接球槽足够大,
取10
.求:

(1).要使钢球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钢球在
点的速度
多大?在
位置对半圆轨道的压力多大?
(2).要使钢球最终能落入槽中,弹射速度
至少多大?



















(1).要使钢球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钢球在



(2).要使钢球最终能落入槽中,弹射速度

22.
滑雪者为什么能在软绵绵的雪地中高速奔驰呢?其原因是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当滑雪板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 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25变为μ2=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为θ=37°的坡顶A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坡长为l=26 m,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
(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
(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23.
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4.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
),求: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当汽车速度为
时的加速度?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当汽车速度为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