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0.10m/s B. 100 m/s
C. 4.0m/s D. 0.40 m/s

A. 0.10m/s B. 100 m/s
C. 4.0m/s D. 0.40 m/s
2.
近年来有一种测g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 、T2和H,可求得g等于( )
A.![]()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静止的倾斜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上开动时,木块滑到底部,所需要的时间
,与传送带不动所用的时间
相比较,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无法比较 |
4.
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是( )


A.大小mg,方向竖直向上 |
B.大小mgcosθ,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
C.大小mgsin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
D.大小μmgcosθ,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
5.
表面粗糙的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角度α变化的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


A.![]() |
B.![]() |
C.![]() |
D.![]() |
6.
如图所示,电灯悬于两墙壁之间,保持O点及OB绳的位置不变,而将绳端A点向上移动,则( )


A.绳OB所受的拉力逐渐减小 |
B.绳OA所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
C.绳OA所受的拉力逐渐增大 |
D.绳OA所受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
2.选择题- (共3题)
7.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时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从图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
(i){#blank#}1{#/blank#};
(ii){#blank#}2{#/blank#};
(iii){#blank#}3{#/blank#}.
3.多选题- (共5题)
11.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 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 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12.
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容器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面对容器有向右的摩擦力 |
B.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
C.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 |
D.弹簧原长为![]() |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下,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 )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
C.![]() ![]() |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14.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


A.0~tl时间内物块A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
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 |
C.t3时刻物块A的速度最大 |
D.t2~t4时间内物块A一直做减速运动 |
4.解答题- (共3题)
15.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度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16.
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图中,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线(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30m、40m时,道口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致两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的车长为5.2m,车宽为1.76m。并已知甲车的车速为v1=40km/h,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使。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的范围。

17.
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轻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求:

(1)细绳对B球的拉力;
(2)A球的质量.

(1)细绳对B球的拉力;
(2)A球的质量.
5.实验题- (共2题)
18.
(1)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是OA=5.19cm AB=4.40cm BC="3.59cm" CD="2.80cm" DE=2.01cm EF=1.21cm.则小球在位置B时的速度大小vB= ________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在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①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填字母)
②纸带A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是_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地区的地形可能为_______________(填“高山”或“盆地”)。

(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在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①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填字母)
②纸带A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是_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地区的地形可能为_______________(填“高山”或“盆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