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1.
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
和
,则
:
约为







A.9:4 | B.6:1 | C.3:2 | D.1:1 |
2.
如图所示,P、Q为质量均为m的两个质点,分别置于地球表面上的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匀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受地球引力相同 |
B.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
C.P、Q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
D.P受地球引力大于Q所受地球引力 |
3.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离地球越远,角速度越大 |
B.同一圆轨道上运行的两颗卫星,线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
C.卫星的运行的瞬时速度可以大于![]() |
D.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经过地球两极 |
5.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卫星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卫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
B.卫星的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
C.卫星的周期减小到原来的![]() |
D.卫星的周期减小到原来的![]() |
6.
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
A.周期变大 | B.速率变大 | C.动能变大 | D.向心加速度变大 |
7.
靠近地面运行的近地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为a2,赤道上随地球一同运转(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3,则( )
A.a1=a3>a2 | B.a1>a2>a3 | C.a1>a3>a2 | D.a3>a2>a1 |
8.
我国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飞船的质量为m,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 )

A.飞船在此轨道上的运行速率为![]() |
B.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为![]() |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 |
D.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所受的向心力为![]() |
9.
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 |
B.式中的R只能为做圆周轨道的半径 |
C.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行的行星![]() ![]() |
D.围绕不同星球运行的行星![]() ![]() |
11.
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
沿水平面向左开始运动,起始点A与一轻弹簧O端相距s,如图所示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与弹簧相碰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则从开始碰撞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弹簧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 | B.![]() |
C.![]() | D.![]() |
12.
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射入深度为d,此过程中木块位移为s,则





A.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 |
B.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s |
C.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
D.子弹、木块系统总机械能的损失为![]() |
2.多选题- (共5题)
13.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
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 |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
14.
人造地球卫星A和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2:1,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它们受到地球的引力之比为![]() ![]() |
B.它们的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为![]() ![]() |
C.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 |
D.它们的运行角速度之比为![]() ![]() |
15.
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地球北极的正上方 |
B.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
C.甲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乙的向心加速度 |
D.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16.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保持竖直),下列关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 B.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C.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D.小球的机械能总和先增大后减小 |
17.
如图所示,某段直滑雪雪道倾角为
,总质量为
包括雪具在内
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在运动员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B.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 |
C.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
D.运动员减少的机械能为![]() |
3.填空题- (共1题)
18.
火星的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忽略火星的自转,如果地球上质量为60kg的人到火星上去,则此人在火星表面的质量是______ kg,所受的重力是______ N;在火星表面由于火星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是______
(
取
)





4.解答题- (共5题)
20.
如图所示,假设某星球表面上有一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一质量为m=2.0 kg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以速度9 m/s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运动1.5 s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小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该星球半径为R=1.2×103km.试求:(sin 37°=0.6,cos 37°=0.8)

(1)该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该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2.
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的弧形轨道AB,水平轨道
质量
的物体从弧形轨道A点无初速滑下,经过B点,最后停在C点,A点距水平轨道高
求:.
(1)物体滑至B点的速度大小;
(2)在BC段摩擦力做功;
(3)BC段的滑动摩擦因数




(1)物体滑至B点的速度大小;
(2)在BC段摩擦力做功;
(3)BC段的滑动摩擦因数


23.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θ=30°,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C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A和B,滑轮右侧绳子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为2m,B的质量为m,初始时物体A到C点的距离为L.现给A、B一初速度v0(v0>
),使A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物体A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能弹到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

(1)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1)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5.实验题- (共1题)
24.
如图所示为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重物质量为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P点时,重物的速度为零,A、B、C为另外3个连续点,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由P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______J.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若PB的距离用h表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
,重力加速度为g,当两者间的关系式满足______时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说明下落过程中重物的机械能守恒.
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重物的质量过大
重物的体积过小
C.使用的直流电源
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A.重物的质量过大

C.使用的直流电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