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1.
连淮扬镇铁路是江苏中部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该线北起连云港,经淮安、扬州至镇江,全长305km,设计区段列车速度为250km/h,在镇江五峰山处,以主跨1120m悬索桥跨越长江,进入镇江新区,如图所示.

文中“305km”和”250km/h“分别指( )

文中“305km”和”250km/h“分别指( )
A.路程瞬时速度 | B.路程平均速度 |
C.位移瞬时速度 | D.位移平均速度 |
2.
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36000km,其绕地球运动的速度v应满足()
A.v<7.9 km/s | B.v=7.9km/s |
C.11.2km/s>v>7.9km/s | D.v>11.2km/s |
3.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交流电源 |
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 |
C.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物体的速度较小 |
D.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相邻点间的时间较短 |
4.
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A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可能在空中相撞
B. A、B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C. 下落过程中,A、B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
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A、B可能在空中相撞
B. A、B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C. 下落过程中,A、B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
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B的平均速度相等
6.
如图所示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的两根细绳应适当长些 |
B.做不同力的图示时,标度可以不同 |
C.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越来越好 |
D.实验中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应调至90° |
7.
如图所示,电灯吊在天花板上,设悬线对电灯的拉力为F1,电灯对悬线的拉力为F2,电灯的重力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是一对平衡力 |
B.F1、F3是一对平衡力 |
C.F1、F3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D.F2、F3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11.
如图所示为地球自转的示意图,同一经度、不同纬度处的地面上站着甲乙两人,他们的向心加速度()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B.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
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 D.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
12.
(如图所示,A、B是点电荷电场中某条电场线上的两点,EA、EB分别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A一定大于EB | B.EA一定小于EB |
C.EA一定等于EB | D.EA一不定等于EB |
13.
如图所示,一金属棒MN两端用细软导线连接后悬挂于a、b两点,棒的中部处于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棒中通有由M流向N的电流时,悬线上有拉力,为了使拉力减小为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使磁场反向 | B.使电流反向 |
C.适当增大电流强度 | D.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 |
2.多选题- (共1题)
1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经合理外推的结论 |
B.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
C.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
D.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
3.填空题- (共1题)
17.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图乙是其俯视图.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板上,车左端各系一条细绳,绳跨过定滑轮个挂一个相同的小盘,盘中可放砝码.两个小车右端通过细线用夹子固定,打开夹子,小车在小盘和砝码的牵引下运动,合上夹了,两小车同时停止.实验中可以通过在车中放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

(1)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应在小盘中放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砝码;
(2)为使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应使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选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实验中,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的位移之比.

(1)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应在小盘中放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砝码;
(2)为使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应使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选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实验中,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的位移之比.
4.解答题- (共3题)
18.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2m/s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在与传送带同一竖直平面内有一四分之一光滑圆轨道,半径为0.8m,圆轨道与一光滑水平面相切与最低点,一小物块从圆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沿水平方向滑上传送带.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小物块

(1)运动到圆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刚滑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大小;
(3)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所用的时间.

(1)运动到圆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刚滑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大小;
(3)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所用的时间.
1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有一倾角为45°、高为3.2m的斜坡,从斜坡最高点将一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为使小球能落在水平地面上,初速度至少为多大?
(2)若小球得初速度为3m/s,从抛出到离开斜面的距离最大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将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v0水平抛出,请定性抛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随v0变化的图象.

(1)为使小球能落在水平地面上,初速度至少为多大?
(2)若小球得初速度为3m/s,从抛出到离开斜面的距离最大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将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v0水平抛出,请定性抛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随v0变化的图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