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9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单选题(共4题)

1.
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警车有三种行进方式:a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为先减速再加速;c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
A.a种方式先到达
B.bc两种方式平均速度一样,一齐到达
C.c种方式平均速度最大,最先到达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
电视台讲解棋局节目中棋盘竖直放置,棋盘由磁石做成(与棋子间),棋子可视为被磁石吸引的小磁体,若某棋子静止,则(   )
A.棋盘面可选足够光滑的材料
B.若棋盘对棋子的磁力越大,则对其摩擦力也越大
C.棋盘对棋子作用力比棋子对棋盘作用力大
D.棋盘与棋子间有三对相互作用力
3.
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
A.B.C.D.
4.
如图所示,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物理书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
A.0.3NB.0.9 NC.1.2ND.1.8N

2.多选题(共4题)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经合理外推的结论
B.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C.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D.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6.
物体以初速度竖直上抛,经3s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
C.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
D.物体在1s内、2s内、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
7.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地面上的质量为3m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质量为M的物体C,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A一定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和弹簧弹力三个力作用
B. 轻质弹簧对A的弹力可能向下
C. 轻质弹簧若是压缩状态,压缩量一定小于
D. 物体C的质量M不可能大于
8.
如图所示,已足够长传送带以速度顺时针转动.B端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滑上传送带后,先向左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向右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已知行李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关于行李包所受到的摩擦力分析正确的是(   )
A.行李包向左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行李包向右加速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C.行李包从滑上传送带到与带一起匀速运动前,一直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行李包与传送带一起匀速时,也会受到传送带施加的向右的静摩擦力

3.解答题(共2题)

9.
一辆客车在平直公路上以的速度行驶,如果司机发现前方有突发情况,采取刹车措施。已知客车司机的反应时间t0=0.6s(司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措施经历的时间),客车刹车后,以加速度大小的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该客车的刹车位移的大小。
(2)若司机发现的是正前方46m处有一货车正以的速度沿同一方向匀速行驶,又问此后的过程中客车是否会撞到货车上?
10.
木块A、B质量分别为,与原长为、劲度系数为轻弹簧相连接,A、B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此时弹簧被压缩了5cm。已知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推力F=2N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g取10m/s2),

(1)求此时A,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当水平推力不断增大,求B即将开始滑动时,A、B之间的距离
(3)若水平推力随时间变化满足以下关系 求A、B都仍能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并作出在A开始滑动前A受到的摩擦力图像。(规定向左为正方向)

4.实验题(共2题)

1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__________(请选择“低压直流”、“4-6v交流” “220V交流”)电源,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择“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2)图甲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 ……, 取平均值;
方法B:由  取平均值。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填写系统或偶然)误差。
图乙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由于疏忽第3个计数点位置被污物遮盖,无法看出。该同学仍可直接利用图中的数据可求得:①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② 打下第2记数点时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质量,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重力加速度)。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画出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的原长比的长
B.的劲度系数比的大
C.的劲度系数比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