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9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单选题(共7题)

1.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B.
C. 0,
D. 0,
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3.
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C.v-t图象中0-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x-t图象中t1时刻v1>v2
4.
某人站在六楼的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同时抛出两个小球,其中一个竖直上抛,另一个竖直下抛,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该人站在四楼阳台上,以同样的方式同时抛出这两个小球,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不计空气阻力,△t′和△t相比较,则有(   )
A.△t′<△tB.△t′=△tC.△t′>△tD.无法判断
5.
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3 s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6 s停下,小球通过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时速率不变,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1∶2B.2∶1C.1∶3D.3∶1
6.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t=0时,两车间距为时刻,甲、乙两车相遇。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甲车在前,时间内乙车在前
B.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
C.时刻甲、乙两车相距
D.
7.
运动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5 s停止,则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 s内、2 s内、3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3∶5B.1∶2∶3C.1∶8∶16D.3∶5∶6

2.选择题(共4题)

8.

(2012•金华)“兰溪白枇杷”(如图)是金华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9.

(2012•金华)“兰溪白枇杷”(如图)是金华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10.

(2012•金华)“兰溪白枇杷”(如图)是金华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11.

在横线上填上“>”“<”或“=”。

15-8{#blank#}1{#/blank#}16-8       14-9{#blank#}2{#/blank#}15-8     13-8{#blank#}3{#/blank#}17-8

16-8{#blank#}4{#/blank#}16-9       13-8{#blank#}5{#/blank#}14-9     17-8{#blank#}6{#/blank#}17-9

3.多选题(共3题)

12.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经合理外推的结论
B.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C.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D.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13.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4.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为2t,则物体的(   )
A. 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B. vm只能为v,无论a1、a2为何值
C. a1、a2必须满足    D. a1、a2必须满足

4.解答题(共4题)

15.
A、B两物体相距s="7"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此时B以速度VB=10m/s开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问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
16.
歼—15战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歼击机,短距起飞能力强大。若歼—15战机正常起飞过程中加速度为a,经s距离就达到起飞速度腾空而起。现已知“辽宁”舰起飞甲板长为L(L<s),且起飞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现有两种方法助其正常起飞,方法一:在航空母舰静止的情况下,用弹射系统给飞机以一定的初速度;方法二:起飞前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求:
(1)方法一情况下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v1m;
(2)方法二情况下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2m
17.
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t=0.2s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m,g取10m/s2 ,问:

(1)雨滴落地的速度大小;
(2)雨滴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3)屋檐离窗的上边框有多高?
18.
一个气球以4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竖直上升,气球下悬挂着一个物体,气球上升到217m的高度时,悬挂物体的绳子断了,问从此时起:
(1)物体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物体速度大小变成2m/s所用的时间?(g取10m/s2

5.实验题(共1题)

19.
(卷号)1575862477365248
(题号)1575862477676544
(题文)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乙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
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单位:
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______,物体的加速度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______ 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