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车在a车前方s0处,在0~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若s=2s0,则( )


A.a、b两车只会相遇一次,在t1时刻相遇 |
B.a、b两车只会相遇一次,在![]() |
C.a、b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一次在![]() ![]() |
D.a、b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一次在![]() ![]()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
B.前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3s |
C.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 |
D.时间的单位一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
4.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P、M、N三点,已知PM=10m,MN=20m,且运动员经过PM、MN两段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求出OP间的距离 |
B.不能求出运动员经过OP段所用的时间 |
C.不能求出运动员的加速度 |
D.不能求出运动员经过P、M两点的速度之比 |
5.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板AP与BP用铰链连接,平板AP与水平面成53
角固定不动,平板BP可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质量为m的均匀圆柱体O放在两板间,sin53
=0.8,cos53
=0.6,重力加速度为g。在使BP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板B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 |
B.平板B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mg |
C.平板A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 |
D.平板A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mg |
6.
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接,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
的恒力,使A、B在斜面上都保持静止,如果斜面和两个小球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的原长为![]() |
B.斜面的倾角为α=30° |
C.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不变 |
D.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0 |
7.
智能化电动扶梯如图所示,乘客站上扶梯,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则


A.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
B.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v相同 |
C.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
D.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
2.多选题- (共5题)
9.
如图所示,两斜面体M、N完全相同,两物体P、Q也完全相同。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通过两光滑的定滑轮将P、Q两物体连接,细线与两侧斜面均保持平行,M、N、P、Q均处于静止状态,且物体P恰好不上滑。已知α<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Q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
B.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
D.地面对M的摩擦力与地面对N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
10.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 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A.物体的初速率v0=6m/s |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C.当θ=30o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保持静止 |
D.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
11.
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m=50 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 m/s2。则( )


A.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
B.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 |
C.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960N |
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1.05s |
12.
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物块在前2s内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取g=10m/s2,则

A. 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B. 3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N
C. 4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N D. 5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 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C. 4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N D. 5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3.解答题- (共4题)
13.
用一轻弹簧竖直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用该弹簧沿倾角为
的斜面向上拉住质量为3m的物体匀速向下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也为x,如图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质量为3m的物体沿斜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当用该弹簧沿该斜面向上拉住质量为3m的物体匀速向上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


(1)质量为3m的物体沿斜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当用该弹簧沿该斜面向上拉住质量为3m的物体匀速向上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
14.
如图,钉子A、B相距5l,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端绕过A固定于B。小球固定在细线上C点,B、C间的线长为3l。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时,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取sin53°=0.8,cos 53°=0.6,cos 26.5°=0.89,求:

(1)小球的质量;
(2)钉子A所受压力FN的大小和方向。

(1)小球的质量;
(2)钉子A所受压力FN的大小和方向。
15.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现将一质量m=2 kg的小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 s末物体到达B端,取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g=10 m/s2,求:

(1)小物体在传送带A、B两端间运动的平均速度v;
(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小物体在传送带A、B两端间运动的平均速度v;
(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6.
质量为m=0.5 kg、长L=1 m的平板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M=l kg的物体A(视为质点)以v0=4 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

(1)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若F=5 N,物体A在平板车上运动时相对平板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1)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若F=5 N,物体A在平板车上运动时相对平板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4.实验题- (共2题)
17.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图中A、B是两个光电门,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A、B,钢球通过光电门A时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通过光电门B时就停止计时,得到钢球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高度h,保持钢球下落的位置不变,光电门B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实验,测出多组h、t的值.

(1)根据测得的多组h、t的值,算出每组的
,作出
图象,则图象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
(2)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______________,要求出重力加速度,必须求出图线的______________,若求出的图线的这个量用k表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

(1)根据测得的多组h、t的值,算出每组的


A. ![]() | B. ![]() | C. ![]() | D. ![]() |
18.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①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
=_______m/s,木块加速度a=________m/s2;
②现测得斜面倾角为
,g取10m/s2,则
= ________;
③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①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

②现测得斜面倾角为


③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
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