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193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单选题(共8题)

1.
2018年11月16日,国际度量衡大会对千克等单位重新定义,实现了基本度量标准全部使用物理常数定义,而不依赖于实体.下列选项均是国际基本单位的是(  )
A.开尔文K  牛顿NB.安培A  开尔文K
C.特斯拉T  安培AD.牛顿N  特斯拉T
2.
一粒石子和一泡沫塑料球以相同初速度同时竖直向上抛出,泡沫塑料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忽略石子受到的空气阻力,石子和塑料球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3.
如图所示眺水运动员在走板时,从跳板的a端缓慢地走到b端,跳板逐渐向下弯曲,在此过程中,该运动员对跳板的
A.压力不断增大B.摩擦力不断增大
C.作用力不断增大D.作用力不断减小
4.
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紧贴墙壁从O点开始缓慢下移,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A.细绳的拉力逐渐变小
B.Q将从墙壁和小球之间滑落
C.Q受到墙壁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D.Q受到墙壁的弹力逐渐变大
5.
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木块B质量为2m,两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现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使小球A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经弹簧原长时小球A速度恰好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木块B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
A.3gB.2.5gC.2gD.1.5g
6.
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上有一只壁虎从A点沿水平直线加速运动到B点,此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A.斜向右上方
B.斜向左上方
C.水平向左
D.竖直向上
7.
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块放在小车上,小车上表面水平,物块与小车之间夹有一个水平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且弹簧的弹力为3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给小车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其以2m/s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物块一定会相对小车向右运动
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变
D.物块受到的弹簧弹力一定增大
8.
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
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
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
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

2.选择题(共1题)

9.北京周围的地理事物与实际不符的是(    )

3.多选题(共6题)

10.
在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时,伽利略让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则 ( )
A.实验中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
B.实验中测量小球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
C.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是为了方便测量时间
D.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是为了方便测量速度
11.
如图所示,直线和抛物线(开口向上)分别为汽车ab的位移--时间图象,则(   )
A.0~1 s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比b车的小
B.0~3 s时间内a车的路程比b车的小
C.0~3 s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1 m/s
D.t=2 s时a车的加速度大小比b车的大
12.
运动质点的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为顶点在坐标原点,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上半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C.质点在3s末的速度大小为30 m/s
D.坐标(10,10)处的斜率为0.5
13.
如图所示,木块受到水平力F作用静止于斜面上,此力F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如果将力F撤除,下列对木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块将沿斜面下滑
B.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不变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和质量为m2的长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木块在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始终静止.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则(  )
A.μ1一定小于μ2
B.μ1可能大于μ2
C.改变F的大小,F>μ2(m1+m2)g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
D.改F作用于长木板,F>(μ1+μ2)(m1+m2)g时,长木板与木块将开始相对滑动
15.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合力和分力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质点是运用极限法构建的物理模型
C.电场强度采用了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4.解答题(共4题)

16.
一列火车以6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遇到突发事故而关闭发动机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关闭发动机开始到速度减为20m/s时前进3200m.求
(1)火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2)火车匀减速前进3200m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火车匀减速行驶的总时间.
17.
如图所示,一根直杆与水平面成=37角,杆上套有一个小滑块,杆底端N处有一弹性挡板,板面与杆垂直,现将滑块拉到M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弹回。已知MN两点间的距离d=0.5m,滑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10m/s2,取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第一次下滑的时间t
(2)滑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上滑的最大距离x
18.
质量m=0.5kg的滑块,从倾角为37°的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斜面,斜面足够长。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通过计算机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像(g取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到斜面底端的时间;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θ=30°,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求:
(1)斜面体A对小球B的支持力N的大小;
(2)轻绳对小球B拉力T的大小;
(3)地面对斜面体A的摩擦力f

5.实验题(共2题)

20.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

(1)实验中必须保证两次将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图乙作出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3)若认为图乙中F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大小引起,则原因是的大小比真实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21.
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1)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A.实验中,若要将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应让砝码(包括砝码盘)的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
C.每改变一次小车的质量,都需要改变垫入的小木块的厚度
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间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图丙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m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受到的拉力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