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
B.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
C.物体沿直线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也一定不等 |
3.
某人驾车从“浙江省余姚中学”开往“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
B.“常规路线”中的“121.0km”是指位移大小 |
C.图中显示的“1小时41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
D.高速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110km,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10km/h |
4.
2017年9月5日晚,在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进行的第13届全运会200米决赛中,浙江选手谢震业以20秒20的出色成绩获得冠军,广东选手梁劲生以20秒74获得亚军。请结合田径的规则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位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相同 |
B.两位运动员跑完全程的位移均为![]() |
C.谢震业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D.最后冲线时一定是谢震业的瞬时速度比梁劲生的瞬时速度大 |
5.
[四川成都七中2018届二诊]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
车和
车,其位移一时间图线分别为图中直线
和曲线
,由图可知()






A.![]() |
B.![]() |
C.![]() ![]() ![]() |
D.![]() |
2.多选题- (共8题)
7.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伽利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并且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采用了将落体转化为“斜面”的实验方法,开创了近代物理实验的先河.关于“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小球的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
B.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
C.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的运动时间 |
D.伽利略开创了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8.
为了测定某汽车的性能,通过计算机描绘了该汽车在某阶段的
图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从计时开始汽车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
B.从计时开始汽车以4m/s2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第2 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0 m/s |
D.第2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2 m |
9.
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
B.在t=3 s时发生追尾事故 |
C.在t=5 s时发生追尾事故 |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5米,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米 |
10.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0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0 s时,甲车在乙车后 |
B.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100m |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有可能是t=5 s |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之间沿两车的最大距离为100 m |
11.
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4v和v,所用时间是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B.经过ab中点时的速率是2.5v |
C.在中间时刻的速率是2.5v |
D.![]() ![]() ![]() |
12.
对于如图所示的情境,交通法规定“斑马线礼让行人”,否则驾驶员将受到罚款200元扣除3分的处罚。若以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行人正在过斑马线,此时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12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距停车线![]() |
B.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 |
C.若经![]() |
D.若经![]() |
14.
从楼顶由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落地用时为2.0 s,若要让物体在1.0 s末落地,应该从何处开始自由下落(取g="10" m/s2)( )
A.从离地高度为楼高![]() |
B.从离地高度为楼高![]() |
C.从离地高度为5 m处 |
D.从离地髙度为20 m处 |
3.解答题- (共4题)
15.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弹射系统,将一小球从水平地面以初速度V0=20m/s竖直上抛,与此同时从水平地面的同一位置将小滑块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a1=2m/s2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立即将小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改变为a2、方向与此时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一段时间小滑块返回原处并与小球下落也返回原处恰好相遇。忽略空气的阻力,g=10m/s2。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小球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m和小球上升的运动时间t;
(2)小滑块离开出发点的最大位移多大;
(3)小滑块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多大。
(1))小球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m和小球上升的运动时间t;
(2)小滑块离开出发点的最大位移多大;
(3)小滑块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多大。
16.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量时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面赶过来汽车。试求: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7.
如图甲所示,滑道项目大多建设在景区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坡间,成为游客的代步工具,又可以增加游玩的趣味性,在某景区拟建一个滑道,示意图如图乙,滑道共三段,第一段是倾角比较大的加速下坡滑道AB,第二段是倾角比较小的滑道BC,游客在此段滑道恰好做匀速运动,若游客从静止开始在A点以加速度
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s到B点并达到最大速度16m/s,然后进入BC段做匀速运动,设计的第三段上坡滑道CD作为下客平台,使游客做匀减速运动后速度减为零(乘客经过两段轨道衔接处可视作速度大小不变),游客乘坐滑道,从山顶A处到达下客平台D处总共用时8.5s,游客在各段滑道运动的总路程为92m,求:

(
)在AB段运动加速度
的大小;
(
)AB段的距离
;
(
)乘客在BC段匀速运动的时间
.


(


(


(


18.
某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摄一个特技动作,要求特技演员从31.25m高的大楼楼顶自由下落到行驶的汽车上。若演员开始下落的同时,汽车从30m远处由静止向楼底先匀加速运动2s,再匀速行驶到楼底,为保证演员能安全落到汽车弹簧垫上。(不计空气阻力,人和汽车可视为质点,g="10" m/s2)求:
(1)汽车经多长时间到达楼底;
(2)汽车加速度的大小。
(1)汽车经多长时间到达楼底;
(2)汽车加速度的大小。
4.实验题- (共1题)
19.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仪器前符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图乙是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填“交流4~ 6 V” “交流220 V”或“四节干电池”)。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在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点迹清晰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
(4)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______s;

(5)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vE=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5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仪器前符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图乙是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填“交流4~ 6 V” “交流220 V”或“四节干电池”)。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在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点迹清晰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
(4)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______s;

(5)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vE=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5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8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