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19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单选题(共10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
B.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在先,乙对甲的作用力在后
2.
某位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的物体带到电梯中,并将它放在水平放置的传感器上,电梯由启动到停止的过程中,测得重物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在t1=2s和t2=8s时电梯的速度分别为v1v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梯在上升,v2>v1
B.电梯在上升,v1>v2
C.电梯在下降,v1>v2
D.电梯在下降,v2>v1
3.
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大小均为,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
A.B.C.D.
4.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5m/s,要渡过宽30m的河,河水的流速v2=4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船渡河所用时间至少是7.5s
B.该船的航程至少等于30m
C.若河水的流速增大,则渡河的最短时间变长
D.该船以最短时间渡河时的位移大小为30m
5.
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轻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施加外力让A沿杆以速度v匀速上升,从图中M位置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N位置,已知AO与竖直杆成θ角,则(  )
A.刚开始时B的速度为
B.A匀速上升时,重物B也匀速下降
C.重物B下降过程,绳对B的拉力大于B的重力
D.A运动到位置N时,B的速度最大
6.
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支架(AB为直径),支架上套着一个小球,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半圆形支架的半径为R,轻绳长度为L,且RL<2R.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点,此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1及支架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A.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
B.F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
C.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
D.F1F2均增大
7.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在0-b时间内始终作匀减速运动
B.乙车在a-b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不变
C.两辆汽车在a时刻相距最远
D.甲车在c时刻被乙车追上
8.
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均在纸面内,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AvBvC的关系及落地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  )
A.vA>vB>vCtA>tB>tC[
B.vAvBvCtAtBtC
C.vA<vB<vCtA>tB>tC
D.vA<vB<vCtA<tB<tC
9.
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线速度关系va>vb>vc>vd
C.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D.c在4个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10.
2012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神州九号飞船,它与天宫一号实现空中对接,从而建立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假如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所处的轨道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们在轨道上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当它们处于图甲所示的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九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大
B.神舟九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小
C.神舟九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的长
D.“神舟九号”从图示轨道运动到与“天宫一号”对接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选择题(共2题)

11.1985年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持续向沿海地区集聚。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12.1985年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持续向沿海地区集聚。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3.多选题(共4题)

13.
放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直线运动。拉力F和物块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则(  )
A.第1 s内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为5.5 N
B.物块的质量为1 kg
C.斜面倾斜角一定是30°
D.如果3s撤去拉力F,物块瞬时加速度5m/s2
14.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其下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1,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2,小物块落至水平地面。关于此时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仍在Q点
B.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右侧
C.若v2<v1,不可能有t2<t1
D.若v2<v1,仍可能有t2=t1
15.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都为m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RA=r,RB=2r,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绳子张力为T=2μmg
B.此时圆盘的速度为ω =
C.此时A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外
D.此时烧断绳子,A仍相对盘静止,B将做离心运动
16.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力F一定做正功
B.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负功
C.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正功
D.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力F可能做负功

4.解答题(共3题)

17.
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d,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求绳断开时球的速度大小v1
(2)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3)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18.
一木板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A静置于木板左端,若给小物块一个瞬间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3m/s,小物块经历时间t=0.5s恰好不滑离木板,已知小物块的质量m=1kg,木板质量M=2kg,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水平面是粗糙的,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四分之一,
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使小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使小物块能滑离木板,求外力F的范围;
(3)在(2)中,若F=7N,求小木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19.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0,斜面BC与水平面AB圆滑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点,M点距B点之间的距离L=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运动至B点时撤去该力(sin370=0.6,cos370=0.8,取g=10m/s2)则:

(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5.实验题(共2题)

20.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1.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轨迹,并求出平抛运动初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A.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大小相同    B.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同一条抛物线
C.保证小球落地时每次速度都相同 D.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2)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每次小球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D.小球的平抛运动要靠近但不接触木板
(3)在实验中,为减少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所以选择小球时,应选择下列的_______
A.塑料球 B.实心小木球
C.实心小铁球    D.以上三种球都可以
(4)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忘记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图中A点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他便以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坐标轴,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m/s,以及抛出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g取10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