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192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单选题(共3题)

1.
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测定了引力常量
B.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亚里士多德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2.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 P,两长方体物块 a 和b 叠放在 P 的斜面上,abc 质量分别为 2mmm,斜面倾角为,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 和bb 与PP 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 和f3 表示.则
A.
B.
C.
D.
3.
如图,叠放在一起的质量为M = 4 kg,m = 1 kg 的两个物块,用手从静止的沿竖直方向迅速抬起,已知手对物块的作用力F 恒为 60 N(不计空气阻力),两物块始终相对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m 处于失重状态
B.m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推力 F 三个力的作用
C.m 受到 M 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 12 N
D.M 的机械能可能不变

2.多选题(共6题)

4.
如图,从地面上方的某点,将一小球以 2 m/s 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经过 1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 g = 10,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A.下落的高度
B.落地前瞬间的速度
C.落地时的动能
D.小球的位移
5.
如图所示,A 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 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 为BC 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 ABC 运动的周期相同,则
A.卫星C 的运行速度小于物体 A的速度
B.卫星B 的轨道半长轴一定与卫星C 的轨道半径相等
C.卫星B 在P 点的加速度等于卫星C 在该点加速度
D.物体A 和卫星C 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6.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半径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 正上方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 2mgR
B.合外力做功
C.机械能减小
D.克服摩擦力做
7.
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
C.vt图象中t4时间内3的加速度大于4的加速度
D.两图象中,t2t5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8.
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    )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小于
9.
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物体B轻放在A的左端,由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则从B放到木板A上到相对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是(   )
A.物体A损失的动能等于木板B获得的动能与AB系统增加的内能之和
B.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C.物体B动能的增加量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D.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和对木板A做的功的总和等于0

3.解答题(共3题)

10.
.质量为m=1.2×103 kg 的汽车,沿倾角为 30°、坡长为 L=271m的斜坡从坡底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大小恒为车重的 0.1倍,汽车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P = 5.04×104 W,开始时汽车以a = 1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g= 10),加速到距离坡顶d=126 m时,汽车到速度恰好达到最大。求:
(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
(2)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
(3)计算汽车变加速过程的时间 t2、并通过计算画出汽车从坡底到坡顶vt 图象.
11.
在平直路面上以 72km/h 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s末的速度为 36 km/h,求:
(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
(2)刹车后汽车 6 s末的速度大小;
(3)刹车后汽车 10s内的位移大小。
12.
如图所示,水平直轨道AB与固定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 BC 相切与 B点,半圆轨道的半径为RBC为直径。质量 m的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从距离BR处的P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除水平外力,小物块刚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C。已知小物块与水平直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 =0.5,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物块第一次落回水平直轨道上的位置到 B点的距离。
(2)求水平外力的大小。

4.实验题(共2题)

13.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力F′的图示.
C.记下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F1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D.比较力F′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相等的.
A.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B.改变两个分力的 ①,再做两次实验.
(1)完成上述步骤中的填空.
①________.
(2)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
(3)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___
A.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B.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当远一些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14.
如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所挂砝码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g

(1)平衡小车所受阻力的操作如下:取下砝码,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则应适当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___为止。
(2)在满足砝码质量m 远小于小车质量M 的情况下,某次实验正确操作后,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横坐标 s 为小车从静止开始发生的位移,纵坐标为小车运动速度大小的平方。若已知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小车质量M=_____。(用mg、和k 表示)
(3)在纸带上选取先后打出的AB 两计数点,设AB 两计数点间的距离为d,打这两点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 vAvB,若砝码质量 m 不是远小于小车质量M,则本实验需验证表达式________在误差范围内是否成立。(用 mMgdvA 和vB 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