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90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7/5

1.单选题(共10题)

1.
某运动员以12 m/s的速度向正南方向运动时,感觉到风是从正西方向吹来的,当他以21 m/s的速度继续向正南方向运动时,感觉到风是从西南方向(西偏南45°)吹来的,则风相对地的速度大小是(  )
A.12 m/sB.15 m/s
C.18 m/sD.21 m/s
2.
如图所示,AB绕杆A点以一定的角速度ω由竖直位置开始顺时针匀速旋转,并带动套在水平杆上的光滑小环运动。则小环在水平杆上运动时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保持不变
B.一直增大
C.一直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3.
如图所示,小铁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做直线运动,当它经过磁铁附近后的运动轨迹可能是
A.OdB.Oc
C.ObD.Oa
4.
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
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
5.
如图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到达地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tan θ
B.小球在t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C.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
D.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
6.
已知地球和火星的半径分别为r1r2,绕太阳公转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公转线速度分别为v1′、v2′,地球和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g2,平均密度分别为ρ1ρ2.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1,飞船贴近火星表面环绕线速度为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
C.ρ1 ρ2 D.g1g2
7.
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
B.它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
D.它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8.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现太空授课,航天员王亚平在飞船舱内与地面学生实时交流了51分钟。设飞船舱内王亚平的质量为m,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用r表示飞船的轨道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表示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用F表示飞船舱内王亚平受到地球的引力,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g′=0B.C.F=mgD.
9.
2013年6月10日上午,我国首次太空课在距地球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举行,如图所示的是宇航员王亚萍在“天宫一号”上所做的“水球”.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  400 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在太空中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水球”相对地球运动的加速度为零
C.若王亚萍的质量为m,则她在“天宫一号”中受到地球的引力为mg
D.“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约为1.5 h
10.
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h处释放,经时间t后落到月球表面(设月球半径为R).据上述信息推断,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率为
(  )
A.B.
C.D.

2.选择题(共7题)

11.电脑上出现了多个题包,巧做!
12.电脑上出现了多个题包,巧做!
13.电脑上出现了多个题包,巧做!
14.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
15.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2题)

18.
通过观测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19.
将甲、乙两小球(可视为质点)分别从同一高度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相向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小球恰好在M点相遇,相遇前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同时抛出
B.先抛出甲小球,后抛出乙小球
C.抛出时甲小球的速度大于乙小球的速度
D.相遇时甲小球的速度大于乙小球的速度

4.解答题(共4题)

20.
如图所示,设一位运动员由A点沿水平方向跃出,到B点着陆,测得AB间距离L=75  m,山坡倾角α=37°(取sin  37°="0.6,cos" 37°=0.8),试计算:(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1)运动员在空气中飞行的时间t
(2)他起跳时的速度;
(3)落地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21.
太阳系以外存在着许多恒星与行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运行的原理可以理解为,质量为M的恒星和质量为m的行星(M>m),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有规则地运动着.如图所示,我们可认为行星在以某一定点C为中心、半径为a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没有表示出恒星).设万有引力常量为G,恒星和行星的大小可忽略不计.

(1)试在图中粗略画出恒星运动的轨道和位置;
(2)试计算恒星与点C间的距离和恒星的运行速率v.
22.
所谓“双星”就是在宇宙中有两颗相对距离较近的星球,离其它星球较远,质量分别为mM,相距为d,如果它们的保持距离d不变,共同绕其连线上某点O,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求O点的位置.
23.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以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与竖直距离分别为x、y.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

5.实验题(共2题)

24.
某同学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想到既然自由落体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就可以设计一自由落体运动来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于是和同学合作,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试验.
实验室中电火花计器是______仪器.
该同学实验时让重物从静止下落,并且测量了第1、2点的间距接近______mm,就可以确保重物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做完实验,选择了一条纸带,并截取了中间某一段,如图2,已知时间间隔为T

则测量C点速度______,重力加速度______写表达式
另一同学计算了个其中连续5个点的速度,如下表,请在图3中描绘出该运动的图象.

通过图象得出重力加速度______,偏差的原因______.
25.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装置图
(1) 在实验前应(  )
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B.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C.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D.测出平抛小球的质量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