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恒星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成为恒星世界的“侏儒”——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较小,一般在7~20 km,但它的密度大得惊人.若某中子星的半径为10 km,密度为1.2×1017 kg/m3,那么该中子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7.9 km/s | B.16.7 km/s |
C.2.9×104 km/s | D.5.8×104 km/s |
2.
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的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
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
C.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
D.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 |
3.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宮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0 | B.![]() | C.![]() | D.![]() |
4.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
2.选择题-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天下有中③,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④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荀子•性恶》)
【注释】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③中:中正之道,下文道,是正道。④傀然:坚定的样子。
3.多选题- (共3题)
6.
通过观测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7.
设宇航员测出自己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离地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则根据T、H、R和引力常量G,能计算出的物理量是( )
A.地球的质量 |
B.地球的平均密度 |
C.飞船所需的向心力 |
D.飞船线速度的大小 |
8.
宇宙中两个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星球球心连线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双星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减小 |
B.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
C.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增大 |
D.双星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增大 |
4.解答题- (共2题)
9.
已知太阳的质量为
,地球的质量为
,月球的质量为
, 当发生日全食时,太阳、月亮、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亮位于太阳与地球中间,如图所示,设月亮到太阳的距离为
,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
.
(1)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和对月亮的引力
的大小之比为多少?





(1)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