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2.与NO2+等电子体的分子{#blank#}1{#/blank#},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在NO2+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blank#}2{#/blank#};O22+与N2是等电子体,1mol 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blank#}3{#/blank#}个.
2.单选题- (共3题)
4.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3.多选题- (共4题)
6.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3秒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


A.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 |
B.出发前甲在乙之前6m处 |
C.出发前乙在甲前6m处 |
D.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6m |
8.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开始时处于超重状态 |
B.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对手的压力等于重力 |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
9.
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b光 |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 |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 |
4.解答题- (共5题)
10.
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和4m的物A和B,两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跨过轻质动滑轮与A相连,动滑轮与B相连,如图所示。初始时,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若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向右移动了距离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物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

(1)物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
11.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
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α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
L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物块处于受力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
(2)求物块刚释放瞬间,斜面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求物块处于受力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
(2)求物块刚释放瞬间,斜面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3.
如图甲所示,倾斜传送带倾角θ=37°,两端A、B间距离L=4 m,传送带以4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质量为1 kg的滑块从传送带顶端B点由静止释放后下滑,到A端时用时2 s,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该滑块在传送带的底端A点,如图乙所示,现用一沿传送带向上的大小为6 N的恒定拉力F拉滑块,使其由静止开始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当滑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撤去拉力,则当滑块到传送带顶端时,滑块速度为多大?

(1)求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该滑块在传送带的底端A点,如图乙所示,现用一沿传送带向上的大小为6 N的恒定拉力F拉滑块,使其由静止开始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当滑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撤去拉力,则当滑块到传送带顶端时,滑块速度为多大?
14.
某人在相距10 m的A、B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在A点由静止出发跑向B点,到达B点后立即返回A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4 m/s2和8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从B点返回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该速度运动到A点,求:
(1)从B点返回A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
(2)从A点运动到B点与从B点运动到A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
(1)从B点返回A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
(2)从A点运动到B点与从B点运动到A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
5.实验题- (共2题)
15.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在插P3和P4时,应使 ( )


A.P3只挡住P1的像 |
B.P4只挡住P2的像 |
C.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
D.P3插在P1、P2的延长线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