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18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单选题(共10题)

1.
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滑块在最初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 内位移的2倍,且已知滑块最初开始1 s内的位移为5 m,由此可求得(   )
A.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
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7.5 m
2.
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球AB的质量之比为( )
A.2cos θ∶1B.1∶2cos θC.tan θ∶1D.1∶2sin θ
3.
如图所示,OaObad是竖直平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圆周的最高点,a为最低点,O′为圆心.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从O点无初速释放,一个滑环从d点无初速释放,用t1t2t3分别表示滑环沿OaObad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t2t3B.t1t2C.t1t2D.t1t3
4.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它们离桌面的高度h1h2h3=3∶2∶1,若按先后顺序释放三个小球,abc刚好同时到达桌面,若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桌面时速度之比为3∶2∶1
B.三者运动的时间之比为3∶2∶1
C.b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b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5.
《大国工匠》节目中讲述了王进利用“秋千法”在1000kV的高压线上带电作业的过程。如图所示,绝缘轻绳OD一端固定在高压线杆塔上的O点,另一端固定在兜篮上。另一绝缘轻绳跨过固定在杆塔上C点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兜篮,另一端由工人控制。身穿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缓慢地从C点运动到处于O点正下方E点的电缆处。绳OD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兜篮、王进及携带的设备总质量为m,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王进从C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对绳的拉力一直变大
B.绳OD的拉力一直变小
C.当绳C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工人对绳的拉力为mg
D.ODCD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大于mg
6.
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个随位移变化的水平外力F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若F-x图象如图所示。且4~5m内物体匀速运动。x=7m时撤去外力,取g=10m/s2,则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B.撤去外力时物体的速度为m/s
C.x=3m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D.撤去外力后物体还能在水平面上滑行3s
7.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6 min~8 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
B.4 min~6 min内,深潜器停在深度为60 m处
C.3 min~4 min内,潜水员处于超重状态
D.6 min~10 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
8.
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F≠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B可能受到3个或4个力作用
B. 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A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0
D. A、B整体不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9.
如图甲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处,将弹簧压缩了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在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弹簧原长为位移的零点)变化的图象是(  )
A.AB.BC.CD.D
10.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2.多选题(共4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C用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B连接,且轻绳与桌面平行,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
B.要使物块AB发生相对滑动,应满足关系
C.若物块AB未发生相对滑动,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
D.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为
12.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v=2.4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某时刻同时将AB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AB两物块释放时有一定间距,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75、μB=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
B.物块B最终一定追上物块A
C.在t=0.24 s时,AB物块速度大小相等
D.在相碰前,AB两物块之间的距离一直减小
13.
将一个小铁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可在0°~90°之间任意调整的木板向上滑动,设它沿木板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x,若木板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x与木板倾角α的关系如图所示。g取10m/s2。则(  )
A.小铁块的初速度大小为v0=5m/s
B.当α=60°时,小铁块达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物体速度将变为
C.当α=60°时,小铁块达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
D.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4.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轻弹簧,一端均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均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轻杆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与小球相连,三者互成120°角,且两个弹簧的弹力大小均为mg,如果将轻杆突然剪断,则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a=0B.a=gC.a=2gD.a=3g

3.解答题(共4题)

15.
如图甲所示,滑块与长木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作用于滑块的水平力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s时撤去力,已知滑块质量,木板质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取10 m/s2。(已知滑块在2.5s内没有滑离木板),求:

(1)在0-0.5s内,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2)在2.5s时,长木板的速度和滑块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16.
2018年1月24日,南宁三中教工进行了“真爱杯”踢毽子比赛,全校老师一起体验让毽子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感觉,高一年级双根老师能用身体最多部位踢毽子获民间“花样毽子王”。现构建如下模型:设某毽子(视为质点)以3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毽子上升的最大高度h1
(2)0.5 s内毽子运动的路程S;   
(3)0.5 s内毽子的平均速度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是多少?
18.
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表面光滑、与水平面成θ角的绝缘直杆AC,其下端(C端)距地面高度为h.有一质量m=0.5kg的带电小环套在直杆上,正以某一速度沿杆匀速下滑,小环离杆后正好通过C端的正下方P点处.(g取10m/s2)

(1)若θ=45°,试判断小环的电性,并求出小环受到的电场力大小;
(2)若θ=45°,h=0.8m,求小环在直杆上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3)若保持h不变,改变θ角(0<θ<90°)及小环的电荷量,使小环仍能匀速下滑,离杆后正好通过C端的正下方P点处,试推出初速度θ角间的定量关系式.

4.实验题(共2题)

19.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源,小车的质量未知。

(1)实验之前要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具体的步骤是,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2)按住小车,在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并在小车中放入质量已知的砝码,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 
(3)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图示为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单位: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改变小车中的砝码质量多次试验,得到不同的纸带,记录砝码的质量m,并根据纸带求出不同的m对应的加速度a,以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做出-m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
20.
某探究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方案测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在实验桌上固定一斜面,在斜面上距斜面底端挡板一定距离处放置一小滑块,系住小滑块的轻质细线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后系住一小球,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小滑块沿斜面向下运动与挡板相碰,小球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先后听到两次碰撞的声音。反复调节滑块的位置,直到只听到一次碰撞的声音。测得此情况下小滑块距挡板的距离x=0.5 m,距桌面距离h=0.3 m,小球下落的高度H=1.25 m,取g=10 m/s2。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则:

(1)小滑块与挡板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代入数据得μ=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