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18-2019学年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8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3

1.单选题(共11题)

1.
皮球从3m高处竖直被抛下,后被地板竖直弹回,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若规定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A.5m和1m
B.5m和-1m
C.4m和1m
D.4m和-1m
2.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
B.物体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大;
C.加速度方向一定同初速度方向相同;
D.物体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可能减少。
3.
水平桌面上一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   )
A.ON、0N,40N
B.15N、30N、40N
C.15N、15N、40N
D.15N、30N、80N
4.
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先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时间的一半,然同又以30m/s的速度运动直至到达终点,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4 m/s
B.25m/s
C.50m/s
D.12.5m/s
5.
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
A.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t=3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t=2s时,回出发点
D.t=4s时,回到出发点
6.
一根细绳固定于A、B两点间。中间穿过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动轮下悬挂有重物G1和G2如图,平衡时a<β,(a、β分别是绕过对应动滑轮的两根绳子之间的夹角)动滑轮的重力及所有摩擦不计则G1和G2的关系为:(    )
A.G1<G2B.G1=G2C.G1>G2D.都有可能
7.
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向东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0t-t2)m
A.质点初速度为10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1m/s2
C.在2s末,速度大小是5m/s
D.在2s末,质点在出发点西边,距出发点24m
8.
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3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  
A.3NB.7NC.10ND.13N
9.
人用手竖直地握着啤酒瓶,始终保持静止,则(   )
A.手握瓶子的力越大,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B.往瓶子加水后,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将增大
C.手握瓶子的力大小等于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
D.若手握瓶子的力大小为FN,手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则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N
10.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50N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25cm;改用大小为25N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35.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50N/mB.125N/mC.750N/mD.41.7N/m
11.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 )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2.选择题(共2题)

12.我国东南部的气候是()
13.我国东南部的气候是()

3.多选题(共2题)

14.
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水平弹簧与竖直墙壁连接.现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B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这时弹簧对木块A的拉力大小为F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木板B受到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FT
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T
D.若作用在木板B上的水平力为2F,则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F﹣FT
15.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填空题(共1题)

16.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条AB的长度,如图所示可知AB长度为_____m
(2)用弹簧释测量力F,如图所示(只画出了弹簧的一部分)则F=_____N

5.解答题(共5题)

17.
如图所示,物体A重GA=4N,物体B重GB=20N,A与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4,物体B用细绳系住,现用水平力F将右匀速拉出求:

(1)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
(2)水平力F多大?
18.
在倾角a=370的斜面上,一条质量不计的皮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端,另一端绕过一质量m=3kg,中间有一凹的圆柱体,并用与斜面夹角β=37°的力F拉住,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不计一切摩擦:

(1)出圆柱体受力示意图:
(2)求拉力F和斜面对园柱体的弹力F的大小
19.
画出下图中静止物体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球面是光滑的,其他粗糙)
20.
一辆汽车以8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在平直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后改作匀速运动,求:
(1)10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2)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的大小;
(3)汽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
21.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 m处,乙车速度v=60 m/s,甲车速度v=5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 m,如图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2 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求: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6.实验题(共1题)

22.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中

(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
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间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本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0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学习小组纠正了(1)中的问题后,某次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已在图中画出,图中的方格每边长度表示2 N,O点是橡皮条的结点,请用两个直角三角板严格作出合力F的图示,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