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18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2

1.单选题(共4题)

1.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受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受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2.
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设重物下落时所受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3.
某机器内有两个围绕各自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的铝盘A、B,A盘上有一个信号发射装置P,能发射水平红外线,P到圆心的距离为28cm。B盘上有一个带窗口的红外线信号接受装置Q,Q到圆心的距离为16cm。P、Q转动的线速度相同,都是4πm/s。当P、Q正对时,P发出的红外线恰好进入Q的接收窗口,如图所示,则Q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的周期是:
A.0.07sB.0.16sC.0.28sD.0.56s
4.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下面列举的四种器件中,在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回旋加速器
B.交流发电机
C.质谱仪
D.电动机

2.选择题(共2题)

5.计算.

64÷8={#blank#}1{#/blank#}    50÷6={#blank#}2{#/blank#}    54÷7={#blank#}3{#/blank#}

6.计算.

64÷8={#blank#}1{#/blank#}    50÷6={#blank#}2{#/blank#}    54÷7={#blank#}3{#/blank#}

3.多选题(共2题)

7.
如图所示,作用于轻绳端点A竖直向下的拉力F,通过跨在光滑小滑轮的轻绳拉一处在较远处的物体B(初始位置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很小),使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匀速滑动,直到接近滑轮下方,在此过程中()
A.绳端A的速度逐渐减小
B.绳端拉力F逐渐增大
C.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D.绳端拉力F的功率逐渐减小
8.
如图所示是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Q分别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当圆盘旋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由于圆盘内产生涡流现象而形成的
B.若从上往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圆盘中心电势比边缘要高
C.实验过程中,穿过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
D.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有电流沿a到b的方向流动流经电阻R

4.解答题(共4题)

9.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斜面的底端A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离A距离为S0的C处由静止释放某正电荷的小物块P(可看做点电荷)。已知小物块P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恰好为重力加速度g。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求小物块所带电荷量q和质量m之比;
(2)求小物块速度最大时离A点的距离S;
(3)若规定无限远电势为零时,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可表示成(其中r为该点到Q的距离)。求小物块P能运动到离A点的最大距离Sm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带电量为q=+2×10-3C的小物块A与质量不计的绝缘木板B叠放在水平面上,A位于B的最左端且与竖直固定于地面上的挡板P相距S0=3m,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挡板相撞没有机械能损失,且A带电量始终保持不变。整个装置处在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现将A、B同时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A、B释放时,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
(2)若A与挡板不相碰,木板的最小长度L0
(3)若木板长度为L=0.8m,整个过程木板运动的总路程S.
11.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三、四象限区域内存在两个有界匀强磁场,匀强磁场I分布在x轴和MN之间,方向垂直纸面向外,PQ边界下方分布足够大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Ⅱ,MN、PQ均与x轴平行,C、D分别为磁场边界MN、PQ和y轴的交点,且OC=CD=L.在第二象限存在沿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为(-L,-2L)的A点以速度v0沿y负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原点O处射入磁场区域I(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1)求第二象限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2)要使粒子不能进入磁场区域Ⅱ,则区域Ⅰ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大小是多少;
(3)若粒子恰从C点射出磁场区域Ⅰ,然后经过磁场Ⅱ能再次回到原点O,问磁场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B2大小为多少.
12.
如图一直导体棒质量为m=1kg、长为L=0.1m、电阻为r=1Ω,其两端放在位于水平面内间距也为L=0.1m的足够长光滑平行导轨上,且接触良好;距棒左侧L0=0.1m处两导轨之间连接一阻值大小可控制的负载电阻R,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1×102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下的均强磁场中,导轨电阻不计,开始时,给导体棒一个平行于导轨向右的初速度v0=10m/s。

(1)若负载电阻R=9Ω,求导体棒获得初速度v0的瞬间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若要导体棒在磁场中保持速度v0=10m/s做匀速运动,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应如何变化;写出磁感应强度B满足的函数表达式.
(3)若通过控制负载电阻R的阻值使棒中保持恒定的电流强度I=10A。求在棒的运动速度由10m/s减小至2m/s的过程中流过负载电阻R的电量q以及R上产生的热量QR

5.实验题(共1题)

13.
在暗室中用图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的落下.
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   
(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