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作用下使夹角
,现缓慢改变绳OA的方向至
,且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 斜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 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物块P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



A. 绳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 斜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 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物块P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
2.
据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 )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 |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小 |
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的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大 |
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的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 |
3.
已知均匀带电球壳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处处相等.如图所示,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Ox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A、B为轴上的点,且OA=OB.C、D为直径上的两点,且OC=OD.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势与B点的电势相等 |
B.C点的电场强度与D点的电场强度不相同 |
C.A点的电场强度与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
D.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2.多选题- (共1题)
4.
如图所示,曲面PC和斜面PD固定在水平面MN上,C、D处平滑连接,O点位于斜面顶点P的正下方。某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顶端P由静止开始分别沿曲面和斜面滑下,经过C、D两点后继续运动,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A、B两处。各处材质相同,忽略空气阻力,则()


A.此物体在曲面PC和斜面PD上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相等 |
B.此物体沿PCA和沿PDB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相等 |
C.距离OA一定等于OB |
D.距离OA一定小于OB |
3.解答题- (共5题)
5.
(16分)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B、CD与竖直光滑圆弧BC相切于B、C点,两斜面的倾角θ=37°,圆弧BC半径R=2m。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从斜面AB上的P点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经圆弧BC冲上斜面CD。已知P点与斜面底端B间的距离L1=6m,滑块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g=10m/s2。求:

(1)小滑块第1次经过圆弧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小滑块第1次滑上斜面CD时能够到达的最远点Q(图中未标出)距C点的距离;
(3)小滑块从静止开始下滑到第
次到达B点的过程中在斜面AB上运动通过的总路程。

(1)小滑块第1次经过圆弧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小滑块第1次滑上斜面CD时能够到达的最远点Q(图中未标出)距C点的距离;
(3)小滑块从静止开始下滑到第

6.
如图所示,一辆质量M="3" kg的小车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有一质量m="1" kg的光滑小球B,将一轻质弹簧压缩并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6" J,小球与小车右壁距离为L="0.4" m,解除锁定,小球脱离弹簧后与小车右壁的油灰阻挡层碰撞并被粘住,求:

(1)小球脱离弹簧时小球和小车各自的速度大小。
(2)在整个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

(1)小球脱离弹簧时小球和小车各自的速度大小。
(2)在整个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
7.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2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平衡位置的坐标xa=2.5m。求:

①该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②再经过多长时间质点a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

①该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②再经过多长时间质点a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
8.
如图所示,用特殊材料制成的PQ界面垂直于x轴,只能让垂直打到PQ界面上的电子通过.PQ的左右两侧有两个对称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左侧的区域分布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右侧区域内分布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现有速率不同的电子在纸面上从坐标原点O沿不同方向射向左侧三角形区域,不考虑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在ΔOAC中,OA=l,θ=60°.

(1)求能通过PQ界面的电子所具有的最大速度及其从O点入射时与y轴的夹角;
(2)若以最大速度通过PQ界面的电子刚好被位于x轴上的F处的接收器所接收,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在满足第(2)的情况下,求所有能通过PQ界面的电子最终穿越x轴的区间宽度.

(1)求能通过PQ界面的电子所具有的最大速度及其从O点入射时与y轴的夹角;
(2)若以最大速度通过PQ界面的电子刚好被位于x轴上的F处的接收器所接收,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在满足第(2)的情况下,求所有能通过PQ界面的电子最终穿越x轴的区间宽度.
9.
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粗金属棒MN固定放置,它的M端连一个定值电阻R,定值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金属轴O上,另外一根长为l的金属棒ab,a端与轴O相连,b端与MN棒上的一点接触,此时ab与MN间的夹角为
。空间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使ab棒以O为轴逆时针匀速转动半周,角速度大小为ω,转动过程中与MN棒接触良好,两金属棒及导线的电阻都可忽略不计。

(1)求出电阻R中有电流存在的时间;
(2)求出这段时间内流过电阻R的总电量;
(3)写出这段时间内电阻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1)求出电阻R中有电流存在的时间;
(2)求出这段时间内流过电阻R的总电量;
(3)写出这段时间内电阻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4.实验题- (共2题)
10.
在暗室中用图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的落下.
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 。
(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

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的落下.
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 。
(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