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4题)
1.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


A.1.45m/s |
B.0.145m/s |
C.14.5m/s |
D.145m/s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坐地日行八万里”句中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 |
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
C.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的路程可能为零 |
D.“第5s初”和“第6s末”都表示时刻,两者相隔的时间间隔是2s |
4.
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某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这2s内的位移一定是2m |
B.质点在2s末的速度一定是2m/s |
C.质点在该2s内的前1s内位移一定是2m |
D.质点在该2s内的某时刻速度可能大于、小于2m/s,也可能为零 |
6.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是( )
A.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
B.某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快,我们说他的加速度大 |
C.速度很大的物体,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
D.跳高时,运动员能跳离地面,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7.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
8.
—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m/s,运动28m后速度增加到8m/s,则()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s |
B.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6s |
C.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1m/s2 |
D.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2m/s2 |
11.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
12.
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 A比B早出发5 s
B. 第15 s末A、B速度相等
C. 前1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 m
D. 第20 s末A、B位移之差为25 m

A. A比B早出发5 s
B. 第15 s末A、B速度相等
C. 前1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 m
D. 第20 s末A、B位移之差为25 m
13.
如图所示,自由落体的小球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合力、速度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合力变小,速度变小 |
B.合力变小,速度变大 |
C.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
D.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
15.
如图所示,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已知两人手臂对桶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总重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 |
B.当 ![]() |
C.当![]() |
D.![]() |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力F的作用下沿静止于水平面的质量为3m的长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滑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则木板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 )


A.μ1 mg |
B.μ2 mg |
C.3μ2 mg |
D.4μ2 mg |
17.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
B.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C.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
D.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 |
18.
某同学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当弹簧拉力F依次为
、
、
时木块均保持静止,达到
时木块开始移动
则木块运动时,下列哪个数值有可能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A.0N | B.![]() | C.![]() | D.![]() |
19.
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重力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 )


A.OM绳先被拉断 |
B.ON绳先被拉断 |
C.OM绳和ON绳同时被拉断 |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
21.
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f1、Ff2、F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A.Ff1=5N,Ff2=0,Ff3=5N |
B.Ff1=5N,Ff2=5N,Ff3=0 |
C.Ff1=0,Ff2=10N,Ff3=5N |
D.Ff1=0,Ff2=5N,Ff3=5N |
23.
如图所示,用绳OA、OB和OC吊着重物 P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绳OA水平,绳OB与水平方向成θ角.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地将重物P拉起,用FA和FB分别表示绳OA和绳OB的张力,则()

A. FA、FB、F均增大
B. FA增大,FB不变,F增大
C. FA不变,FB减小,F增大
D. FA增大,FB减小,F减小

A. FA、FB、F均增大
B. FA增大,FB不变,F增大
C. FA不变,FB减小,F增大
D. FA增大,FB减小,F减小
24.
作为第十三届全运人的东道主,双人10米台为天津跳水队的重点项目.跳台跳水可简化为如下的运动过程,运动员从跳台上斜向上跳起,一段时间后落入水中,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
B.运动员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0 |
C.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
D.入水过程中,水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对水的作用力 |
2.选择题- (共3题)
25.
某同学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进行了以下步骤:
a.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
b.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提稳纸带并将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c.释放纸带,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更换纸带,重复b、c步骤,选出点迹清晰符合要求的纸带;
e.用公式v= 求出速度,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在以上的操作中,你认为存在错误的步骤是{#blank#}1{#/blank#}(只填步骤前序号).
26.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一实验证明了( )
27.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一实验证明了( )
3.多选题- (共4题)
28.
下列所说的运动情况能够出现的是()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却越来越小 |
B.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加速度保持不变 |
C.速度变化越来越慢,加速度越来越小 |
D.速度和加速度都保持不变,且不为零 |
29.
如图所示,物体P用水平作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沿墙匀速下滑,物体的重力为G,墙对物体的弹力为FN、摩擦力为Ff,物体对墙的压力FN′摩擦力为Ff′。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G和Ff′是一对平衡力 |
B.FN 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Ff 和F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D.F就是FN′ |
30.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
运动员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运动员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运动员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受力平衡位置
运动员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是做匀减速运动 |
B.在b点,运动员的速度最大,其加速度为零 |
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
D.在c点,运动员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 |
31.
某电梯中用细绳静止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电梯的情况是:
A.电梯可能是加速上升 |
B.电梯可能是减速上升 |
C.电梯可能匀速上升 |
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 |
4.解答题- (共2题)
32.
(15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 30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0 kg的箱子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0.求:

(1)推力F的大小;
(2)若该人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上去拉这个静止的箱子,如图(b)所示,拉力作用2.0 s后撤去,箱子最多还能运动多长距离?(g取10 m/s2).


(1)推力F的大小;
(2)若该人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上去拉这个静止的箱子,如图(b)所示,拉力作用2.0 s后撤去,箱子最多还能运动多长距离?(g取10 m/s2).
33.
质量为m=20kg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 2.0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2.0~ 4.0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g取10m/s2。求:

(1)物体在前4秒内的位移多少?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数。

(1)物体在前4秒内的位移多少?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数。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