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
B.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
C.t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
D.甲的加速度大于乙。 |
4.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3.75m/s | B.3.52m/s | C.4m/s | D.4.12m/s |
2.选择题- (共6题)
8.
如图,直线l和双曲线y={#mathml#}{#/mathml#}(k>0)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点A、B、P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E,连接OA、OB、OP,设△AOC的面积为S1、△BOD的面积为S2、△POE的面积为S3,则有( )
9.
如图,直线l和双曲线y={#mathml#}{#/mathml#}(k>0)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点A、B、P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E,连接OA、OB、OP,设△AOC的面积为S1、△BOD的面积为S2、△POE的面积为S3,则有( )
10.
如图,直线l和双曲线y={#mathml#}{#/mathml#}(k>0)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点A、B、P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E,连接OA、OB、OP,设△AOC的面积为S1、△BOD的面积为S2、△POE的面积为S3,则有( )
12.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blank#}1{#/blank#}.
13.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blank#}1{#/blank#}.
3.多选题- (共3题)
14.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8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加速度大小为4m/s2; | B.第1s内的位移为8m; |
C.第2s末的速度为16m/s; |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8m/s。 |
15.
关于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
B.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
C.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 |
D.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取正值。 |
1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
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
4.解答题- (共3题)
18.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速度达到20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s,接着经6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静止.求:
(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位移为多大?
(2)质点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位移为多大?
(2)质点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19.
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取g=10 m/s2,求:

(1)木杆下端到达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
(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木杆下端到达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
(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