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83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7

1.单选题(共16题)

1.
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静止
D.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每天早上附中校园里都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的“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孤帆
B.“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诗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水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
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牛郎星、织女星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远,在研究它们的相对运动时,可以视为质点
3.
小明上学时把学习资料落在家里,他父亲从家门口打车把资料送到学校,然后接着随车回家,出租车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的位移和行驶的路程分别是(  )
A.0,0B.0,12.3km
C.12.3km,0D.12.3km,12.3km
4.
滑雪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运动员运动过程中任意1s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1/2倍B.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C.末速度比初速度小2m/sD.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5.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6.
一石块从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离地高度等于(  )
A.3H/4B.H/4C.H/2D.H/2
7.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的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 s、2 s、3 s,这三段位移之比应是(  )
A.1∶2∶3
B.1∶3∶5
C.12∶22∶32
D.13∶23∶33
8.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以下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D.V<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9.
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沿水平方向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B所受的拉力F=25 N,则物块A受到B的摩擦力为(  )

A. 0 N
B. 大于0 N,小于25 N,向右
C. 25 N,向右
D. 25 N,向左
10.
一个弹簧受10N拉力时总长为7cm,受20N拉力时总长为9cm,已知当拉力撤销时弹簧都能恢复原长,则弹簧原长为( )
A.4cmB.5cmC.6cmD.7cm
11.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会受到弹力的作用,该弹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书发生了形变B.桌面发生了形变
C.书和桌面都发生了形变D.书受到了重力作用
12.
一个长度为L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AB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小球平衡时,B小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且弹簧都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
A.3LB.4L
C.5LD.6L
13.
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
B.与弹簧发生的形变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
C.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D.与弹簧本身特征、所受拉力大小、形变的大小都有关.
14.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物体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A.     B.     C.     D.
15.
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重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
A.15 N、30 N、40 NB.15 N、30 N、80 N
C.0 N、0 N、40 ND.15 N、40 N、40 N
16.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爱因斯坦

2.选择题(共2题)

17.在反应4A+5B═4C+6D中,已知34gA和80gB完全反应生成54gD,若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8.80的7倍是{#blank#}1{#/blank#},20是4的{#blank#}2{#/blank#}倍.

3.多选题(共4题)

19.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加速度、瞬时速率B.时间、质量C.位移、平均速度D.速度、力
20.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m/s2)(  )
A.小球下落的高度为1.25m
B.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C.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时速度的大小为5m/s
D.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21.
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22.
用一水平力F将铁块A紧压在竖直墙B上而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块A 肯定受墙B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B.铁块A肯定对B施加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C.增大水平力F,铁块A和墙B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D.增大水平力F,铁块A和墙B之间的摩擦力变大

4.解答题(共3题)

23.
一物体自楼顶做自由落体运动,经t=2.2s落到地面,下落过程经过某一窗口用时t0=0.2 s,测得窗口上端至窗台的高度h0=1.8m,g取10 m/s2,求:
(1)楼的高度H
(2)物体下落到达窗口上端时的速度大小v
(3)楼顶到该窗台的距离h
24.
货车A在公路上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50 m。
(1)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避免碰撞;
(2)若A车没有刹车,此时B车恰好立即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判断是否会相撞;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
25.
一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粗糙斜面,加速度大小为5m/s2,到达斜面最高点B时速度恰好为零,返回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物体出发1s时到A点的距离s
(2)A、B间距离L
(3)从出发到返回底端A所用总时间t

5.实验题(共1题)

26.
在应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经过测量得:d1=3.62 cm,d2=9.24 cm,d3=16.85 cm,d4=26.46 cm,d5=38.06 cm,d6=51.67 cm。(本题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接______电源,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s。
(2)纸带做______运动,打E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m/s。
(3)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