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986教学园2017-2018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8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单选题(共8题)

1.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2.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最左侧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A.B.C.D.
3.
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所以对加速度的认识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变化的越快
C.物体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也一定是在变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5.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 s=5m,物体A以vA="3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正在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 10 s    B. 9 s    C. 8s    D. 7 s
6.
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1=4m/s2,加速一段时间t,然后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8m/s2,直到减速为零,整个运动过程所用时间为15秒,总位移为300米,则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
A.15m/sB.30m/sC.40m/sD.无法求解
7.
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同一轨道上距离为s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方向以较小速率v2作匀速运动,于是他立即使火车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要使两车不发生相撞,则s应满足的条件为(  )
A.B.C.D.
8.
跳伞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 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取10 m/s2)( )
A.2 sB.s
C.1 sD.(2-) s

2.多选题(共4题)

9.
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2+6,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质点的初速度是4 m/sB.该质点的加速度是与2m/s2
C.该质点在2s内的位移为22mD.该质点在5s内的位移为70m
10.
一个以7m/s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自始至终有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则当物体位移大小为12m时,物体运动的时间可能是(  )
A.2sB.3sC.4sD.9s
11.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甲从4H高处自由落下,乙物体滞后2s从H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物体的加速度总比乙物体大3倍
B.两物体下落过程中,甲物体速度总比乙物体大
C.两物体下落过程中,距离保持不变
D.若两物体同时落地,则H=20m
12.
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 )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B.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
C.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
D.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

3.解答题(共3题)

13.
一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中的一个3s内从A运动到B,接下来4s内从B运动到C,若AB=24m,BC=88m.求:
(1)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
(2)OA的距离.
14.
有一个勇敢者做特技表演,从一个高34.8m的竖直杆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手不握杆,不计空气阻力,下滑到某高度时手握紧杆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落到地面时速度为6m/s.求:
(1)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下滑的总时间?
15.
在某小区门口有一橡胶减速带.有一警用巡逻车正以最大速度20m/s从小区门口经过,在离减速带50m时警察发现一逃犯正以10m/s的速度骑电动车匀速通过减速带,而巡逻车要匀减速到5m/s通过减速带(减速带的宽度忽略不计),减速到5m/s后立即以2.5m/s2的加速度继续追赶,设在整个过程中,巡逻车与逃犯均在水平直道上运动.求:
(1)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需要的时间.
(2)追上逃犯前,巡逻车与电动车之间的最大距离.

4.实验题(共1题)

1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这样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

(1)计时器打下D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m/s.打下从B到F这一段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m/s2(以上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打点时交变电流的实际频率是f=60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