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将原长10cm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当下端挂200g的钩码对,弹簧的长度为12cm,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g取10m/s2)
A.1N/m | B.10N/m | C.100N/m | D.1000N/m |
2.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设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 |
B.![]() ![]() ![]() |
C.s1-s2=s2-s3 |
D.![]() ![]() ![]()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
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
5.
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c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握住直尺,结果乙同学握住直尺的刻度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


A.![]() | B.![]() | C.![]() | D.![]() |
6.
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s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它运动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分别是()
A.v0=0,a=4m/s2 |
B.v0=4m/s,a=2m/s2 |
C.v0=4m/s,a=1m/s2 |
D.v0=4m/s,a=4m/s2 |
7.
测定某辆轿车在平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大约为:( )


A.1m/s2 | B.2m/s2 |
C.3 m/s2 | D.4 m/s2 |
8.
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由此可知小球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其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C.若拉力F = 12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方向向右 |
D.若拉力F = 22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方向向右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4题)
13.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继续增大 |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
14.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出发,如图是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


A.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
B.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
C.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
D.0~t1时刻,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
15.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一秒末的速度总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大![]() |
B.任意一秒初的速度总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大![]() |
C.任意一秒的平均速度总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大![]() |
D.任意一秒内发生的位移总比前一秒发生的位移大![]() |
16.
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
C.5s末A、B相遇 |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
4.解答题- (共3题)
17.
一列长100m的列车以v0=72km/h的正常速度运行,当通过1000m长的某大桥时,列车必须以v1=36km/h的速度运行。列车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0.2m/s2,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列车加速和减速过程均可视为匀变速运动,求列车因为过桥而延误的时间是多少?
18.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已知刹车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刹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刹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5.实验题- (共2题)
20.
某同学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小车右侧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如图给出了电火花计吋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

(1)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 。
(2)根据纸带可以计算打下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及小车的加速度,现计算打下第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2=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另一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挡光片,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挡光片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別为△t1、△t2,若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A=___________。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1)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 。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 |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
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

(3)另一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挡光片,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挡光片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別为△t1、△t2,若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A=___________。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