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 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 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 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A. 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 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 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 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2.
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推出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f成正比,Ff越大,μ越大 |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 |
C.μ与Ff成正比,与FN成反比 |
D.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 |
3.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


A.2 N,方向向右 | B.8 N,方向向右 |
C.2 N,方向向左 | D.零 |
4.
质量分别为2Kg、1Kg、1Kg的三个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A.4cm | B.6cm | C.8cm | D.10cm |
2.选择题- (共3题)
5.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blank#}1{#/blank#}.
6.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blank#}1{#/blank#}.
3.多选题- (共5题)
8.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
9.
在某一高度以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
)( )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方向向上
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方向向下
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方向向上
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

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10.
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直线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2 |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 |
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8.0m/s |
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一定为0.5m/s |
12.
在水平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之比h1∶h2∶h3=3∶2∶1。若按先后依次静止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 |
B.三者分别释放后运动到桌面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
D.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
4.解答题- (共2题)
13.
甲、乙两辆车在同一直轨道上向右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6 m/s,乙车的速度为v2=12 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6 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2 m/s2的加速度刹车,6 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1 m/s2。求:
(1)从两车刹车开始计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及对应的时刻
(3)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
(1)从两车刹车开始计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及对应的时刻
(3)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
14.
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取g=10 m/s2,求:

(1)木杆下端到达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
(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木杆下端到达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
(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5.实验题- (共2题)
15.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

(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
①电火花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细绳和纸带 ⑤砝码、托盘和小车 ⑥刻度尺 ⑦秒表 ⑧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2)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________,再________。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所示,可知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3)如图所示的纸带上,A、B、C、D、E、F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一点未画出来),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则vB=________m/s,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
①电火花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细绳和纸带 ⑤砝码、托盘和小车 ⑥刻度尺 ⑦秒表 ⑧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2)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________,再________。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一段如图所示,可知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3)如图所示的纸带上,A、B、C、D、E、F为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一点未画出来),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则vB=________m/s,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