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768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6

1.单选题(共9题)

1.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顶端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底端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A.B.2RC.D.
2.
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0。如果站在四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
3.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14B.13C.12D.11
4.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
A.0B.mgC.mgD.2mg
5.
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细线连接,a球用细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6.
可视为质点的两物体A、B由斜面上O点水平抛出,分别落在斜面上的M、N两点,已知M点为ON中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A、B的初速度之比为1:2 B. A、B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C. A、B做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之比为1:2 D. A、B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之比为1:2
7.
一个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在xOy平面上从O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如图所示,且在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是
A.沿+x方向B.沿-x方向C.沿+y方向D.沿-y方向
8.
下列与参考系有关的成语是(  )
A.三足鼎立B.刻舟求剑C.滴水穿石D.立竿见影
9.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B.
C.D.

2.选择题(共1题)

10.

霉菌最容易生长的环境是(   )

3.多选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一根套有轻质细环的粗糙杆水平放置,一小球用细线系在细环上,小球置于一光滑斜面上,现用力将斜面缓慢右移(从虚线运动到实线),此过程中细环始终静止在原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B.杆对细环的摩擦力变小
C.细线对细环的拉力变大D.杆对细环的支持力变小
12.
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水平轻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弹簧的形变量为x,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   )

A. 小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B. 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C. 小车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a=gtan D. 弹簧的形变量为x=tan
13.
某河宽为600m,河中某点的水流速度v与该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d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现船以静水中的速度4m/s渡河,且船渡河的时间最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离开河岸400 m时的速度大小为2m/sD.渡河最短时间为240s

4.解答题(共5题)

14.
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0,斜坡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AB的长度为25m,求BC的长度为多少。
15.
如图所示,重物A、B 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 2kg,A与B之间及A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 0.5,滑轮和绳质量及其间的摩擦均不计。设最大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sin37°="0.6," cos37°="0.8,g" =10m/s2

(1)要使整个装置保持静止,重物C 的质量不能超过多大?
(2)当C 的质量最大时,地面对A 的摩擦力是多大?
16.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固定的斜面体ABCD,其AB边的长度S=2m,斜面倾角为370。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M=3Kg的足够长的木板紧挨着斜面体静止放置。质量为m=lkg物体由A点静止滑下,然后从B点滑上长木板(由斜面滑至长木板时速度大小不变),在长木板上滑行时间为1.2s时与长木板的速度相等,己知物体与斜面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物体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0.3,取sin370=0.6, cos370=0.8,g=10m/s2
求:

(1)物体到达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
(2)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长木板滑行的最大距离。
1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b,宽为a,倾角为,一物块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而从右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求: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
18.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设计了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所受拉力及质量关系”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小车上固定宽度为L的挡光片,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相距为d的轨道上,释放小车,传感器记录下小车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1t2,可以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用题中的符号L、d,t1t2表示).
(2)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______法(填物理方法),应保持_____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研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规律.
(3)甲同学由于实验时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m的条件(m为钩码的质量),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_____.
A.B.C.D.
(4)乙、丙两名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乙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示数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