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1726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31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 N,当小车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m="2" 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物体从放上小车开始,经t="1.5" s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g取10 m/s2) ( )
A.1 mB.2.1 mC.2.25 mD.3.1 m
2.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重为G的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
B.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
C.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3.
将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c用细线相连后(bc间无细线相连),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用力F拉小球c,使三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为θ=37°,则F的最小值为(  )
A.1.5mgB.1.8mgC.2.1mgD.2.4 mg
4.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木板B的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的质量为(    )

A. 4kg    B. 3kg    C. 2kg    D. 1kg

2.多选题(共6题)

5.
一辆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是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两点.已知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2m/s,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8m/s.则汽车从AB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AB位移中点时速度是4m/s
B.汽车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5m/s
C.汽车前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与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7:13
D.汽车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与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13:7
6.
如图所示,两个光滑斜面在B处平滑连接,小球在A点获得大小为8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6m/s,到达C点时速度减为0.已知AB=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16
B.小球在ABBC段运动时间之比为3:7
C.小球经过BC中间位置时速度大小为3m/s
D.小球由A运动到C的平均速率为4.2m/s
7.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的同时,在离地面高H处有相同质量的另一物体B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距地面高h时速率都为v(两物体不会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物体A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大小是物体B落地时速度大小的2倍
C. 物体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D. 两物体落地前各自的机械能都守恒且两者机械能相等
8.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处,空心管长为,小球的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直径小于管的内径,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
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 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9.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F2,M1>M2,则v1>v2
B.若F1>F2,M1>M2,则v1<v2
C.若F1>F2,M1=M2,则v1>v2
D.若F1<F2,M1=M2,则v1>v2
10.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质量M=2kg的木板,t=0时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m/s2t=0.5s时,将一个质量m=1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地放在木板最右端,铁块从木板上掉下时速度是木板速度的一半.已知铁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5,g=10m/s2.则
A.水平恒力F的大小为10N
B.铁块放上木板后,木板的加速度为2m/s2
C.铁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为1s
D.木板的长度为1.625m

3.解答题(共2题)

11.
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0,斜坡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AB的长度为25m,求BC的长度为多少。
12.
如图(甲)所示,为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将一质量为m=1g的物体无初速度在斜面上释放,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g=10m/s2,sin 37°="0.6,cos" 37°=0.8,求:

(1)2s末物体的速度;
(2)前16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

4.实验题(共2题)

13.
在暗室中用图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的落下.
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   
(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14.
(1)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____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该同学更换弹簧,进行重复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弹簧弹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图线,由此可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