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B.根据速度定义式![]() ![]() ![]() |
C.借助激光器及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的实验中,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
D.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2.
2016年9月,“天宫二号”飞向太空,中国航天迈出新的脚步。10月17日,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万里赴约。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景海鹏和陈冬两位宇航员入住天宫二号实验室,将在组合体内生活30天,开展大量科学实验工作,成为中国史上时间最长的太空驻留飞行任务。设对接后的组合体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接前“神舟十一号”欲追上“天宫二号”可以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
B.对接后“天宫二号”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
C.对接后“天宫二号“的运行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
D.两名宇航员可以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借助重锺和打点计时器为全国中学生演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
3.
一电动机通过一轻绳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t1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 ![]() |
C.![]() ![]() |
D.![]() ![]() |
4.
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2m、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为
,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下落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物体A的加速度为零
B.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C. 此时物体B处于超重状态
D. 弹簧劲度系数为


A. 物体A下落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物体A的加速度为零
B.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C. 此时物体B处于超重状态
D. 弹簧劲度系数为

5.
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世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1837年提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
B.处在电场中的电荷一定受到电场力,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一定受到安培力 |
C.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也为零 |
D.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
2.多选题- (共3题)
6.
游乐场有一种“滑草”游戏,其装置可以抽象成为两个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下,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和m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图甲中物块m受摩擦力作用 |
B.若M和m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图乙中物块m受摩擦力作用 |
C.若M和m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图乙中物块m一定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
D.若M和m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图甲中物块m一定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摩擦力 |
7.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中心轴正上方水平拋出一小球,圆盘以角速度ω做匀速转动,当圆盘半径Ob恰好转到与小球初速度方向相同且平行的位置时,将小球抛出,要使小球与圆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抛出点a距圆盘的高度h和小球的初速度
可能应满足



A.![]() | B.![]() |
C.![]() | D.![]() |
8.
直导线ab长为L,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电流强度为I,则

A. 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为BIL
B. 若电流方向由b向a,则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C. 若使导线在纸面内转过
角,则安培力大小变为BIL
D. 若使导线在纸面内转过
角,则安培力也同方向转过
角

A. 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为BIL
B. 若电流方向由b向a,则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C. 若使导线在纸面内转过


D. 若使导线在纸面内转过


3.解答题- (共3题)
9.
(14分)如图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若让该小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大小恒定的初速率v0=10m/s的速度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θ的改变,小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x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g=10m/s2。(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

(1)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
10.
如图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一口深为H,宽度为d的深井CDEF,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曲面AB上,可从距BC面不同的高度处静止释放小球,已知BC段长L,小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若小球恰好落在井底E点处,求小球释放点距BC面的高度h1;
(2)若小球不能落在井底,求小球打在井壁EF上的最小动能Ekmin和此时的释放点距BC面的高度h2。
(1)若小球恰好落在井底E点处,求小球释放点距BC面的高度h1;
(2)若小球不能落在井底,求小球打在井壁EF上的最小动能Ekmin和此时的释放点距BC面的高度h2。

11.
如图所示,坐标轴y过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的圆心,坐标轴x与该区域相切。AB为磁场圆的水平直径,P点到AB的距离为
。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Ⅱ。离子速度选择器的极板平行于坐标轴x,板间存在方向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Ⅰ,且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垂直坐标轴x放置的加速电场中的离子源M,紧靠右极板,可释放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离子。离子在加速电场加速后恰好沿坐标轴x负方向匀速通过离子速度选择器,然后从P点射入圆形区域匀强磁场Ⅱ,并从坐标原点O射出磁场Ⅱ。已知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0。不计离子重力。求:

(1) 离子电性和比荷;
(2) 圆形区域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
(3) 离子在圆形区域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1) 离子电性和比荷;
(2) 圆形区域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
(3) 离子在圆形区域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4.实验题- (共1题)
12.
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图甲).在钢条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时器将重新计时.实验中该同学将钢条竖直置于一定高度(下端A高于光控开关),由静止释放,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t1和t2.

(1)用游标卡尺测量AB、AC的长度,其中AB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 mm.
(2)若狭缝宽度忽略,则该同学利用vAB=
、vBC=
,求出vAB和vBC后,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3)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仍然按照(2)的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其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用游标卡尺测量AB、AC的长度,其中AB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 mm.
(2)若狭缝宽度忽略,则该同学利用vAB=


(3)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仍然按照(2)的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其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