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一中2018届高三(上)期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17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单选题(共4题)

1.
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
2.
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只要条件合适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
D.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3.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三角架的质量为 M,它中间用两根质量不计的轻质弹簧连着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当小球上下振动,三角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零的时刻,小球加速度的方向与大小是(  )
A.向上,g
B.向下,g
C.向下, 
D.向下,
4.
有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铁环的半径R=20 cm,环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穿孔的小球,仅能沿环做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1O2以10 rad/s的角速度旋转(g取10 m/s2),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和环心O的连线与O1O2的夹角θ可能是(  )
A.30°B.45°C.60°D.75°

2.多选题(共4题)

5.
如图甲所示,倾斜放置的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一物块从传送带的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结果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图中所示物理量均为已知量,则由图象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
A.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B.传送带的倾角
C.物块的质量
D.传送带的速度
6.
“天舟一号”飞船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7号遥2运载火箭发射.4月21日上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已经完成了两次的轨道控制,后来又进行了三次的轨道控制,使“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控制到“天宫二号”的后下方.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离地面390公里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受到恒力的作用
B.根据“天宫二号”离地面的高度,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C.“天舟一号”发射速度大于7.9km/s且小于11.2km/s
D.“天舟一号”必须加速才能与“天宫二号”对接
7.
一小球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左侧固定在竖直面上,右侧与小球相连,如图甲所示.手拿小球沿水平面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松手,用计算机描绘出小球运动的 v﹣t 图象为正弦曲线(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  )
    
A.在 0~t1时间内,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正功
B.在 0~t1时间内,弹簧的弹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 t2时刻,弹簧的弹力的功率最大
D.在 t1~t3时间内,弹簧的弹力做的总功为零
8.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0°,质量分别为 M、m 的两个物体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光滑轻滑轮两侧,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 M,此时 M 距离挡板的距离为 s,滑轮两边的细绳恰好伸直,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已知 M=2m,空气阻力不计.松开手后,关于二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 和 m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当 M 的速度最大时,m 与地面间的作用力为零
C.若 M 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时 m 的速度为零
D.若 M 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过程中重力对 M 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物体 m 的机械能增加量之和

3.解答题(共4题)

9.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长L=1.9m,在固定斜面底端正上方的O点将一小球以速度=3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释放在斜面顶端的滑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恰好能以垂直斜面的方向击中滑块(小球和滑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抛出点O离斜面底端的高度;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0.
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面CDM分别与光滑斜面体ABC和斜面MN相切于CM点,斜面倾角分别如图所示。O为圆弧圆心,D为圆弧最低点,CM在同一水平高度。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顶端B安装一定滑轮,一轻质软细绳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分别连接小物块PQ(两边细绳分别与对应斜面平行),并保持PQ两物块静止。若PC间距为L1=0.25m,斜面MN足够长,物块P质量m1=3kg,与MN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10m/s2。求:(sin37°=0.6,cos37°=0.8)

(1)小物块Q的质量m2
(2)烧断细绳后,物块P第一次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物块PMN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11.
如图所示,质量 M="2kg" 的长木板 B 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某一时刻一质量为 m="1kg" 的小滑块 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 v0="4.5m/s" 向右冲上木板,最后恰好没有滑离木板.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1=0.1,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0.4,重力加速度g取g=10m/s2.求:

(1)滑块与木板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总时间;
(3)木板的长度 L.
12.
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v1的表达式.

4.实验题(共2题)

13.
如图 1 所示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
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分别如下,对于这四个图象,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甲未平衡摩擦
B.乙平衡摩擦过度
C.丙是小车质量太大了
D.丁是不满足 m≪M 的条件
(3)图 3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 为 7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 a=_____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4.
某实验小组成员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用重物的质量为 m.
(1)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 A 距起始点 O 的距离为 s0,点 AC间的距离为 s1,点 CE 间的距离为 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f,则打下 C 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
(2)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选取从O到C的过程,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则只需验证表达式_____成立即可.



(3)由于阻力的存在影响了该实验精度,某同学利用纸带上多个计时点到 O 点的距离h,算出打下这些点时重物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 为纵轴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图线.测得图线的斜率为 k,则求得重物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