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6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

1.单选题(共13题)

1.
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
2.
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受到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同且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数值逐渐变小的外力作用时,木块将做(  )
A.匀减速运动B.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C.匀加速运动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
3.
下面四个图象分别表示A、B、C、D四个物体的加速度、位移、速度和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B.C.D.
4.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水平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直线平行,B、C延长线交于a轴负半轴同一点.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μABCB.μA>μBCC.mA=mB<mCD.mA<mB=mC
5.
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20N的作用,取g=10m/s2,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B.4 m/s2,水平向右
C.4 m/s2,水平向左D.2 m/s2,水平向右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的吸引力
B.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C.地球上的物体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才受到重力作用
D.由公式G=mg 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一定等于其质量的9.8倍,方向竖直向下
7.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弹力
B.圆珠笔中的弹簧起复位作用
C.压力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支持面
D.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箱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也发生了弹性形变
8.
如图所示,在水平压力作用下,物体紧靠竖直墙壁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B.水平压力F与墙面对物体的弹力大小不相等
C.物体受到的重力与静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水平压力F与墙面对物体的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9.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相框,都用两根等长的相同细线吊挂在水平天花板下.关于细线受拉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拉力最小B.乙图中的拉力最小
C.丙图中的拉力最小D.三个图中拉力一样大
10.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5N 、7N 、8NB.2N 、4N 、8N
C.1N 、5N 、10ND.1N 、10N 、10N
11.
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GB.GsinθC.GcosθD.Gtanθ
12.
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B.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13.
某同学在探究实验室做“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得到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两条图线具有对称性,通过图象不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
A.两个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B.两个相互作用力方向始终相反
C.两个相互作用力同时变化D.两个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选择题(共1题)

14.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声.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速度是1500m/s,此处海水大约有多深?

3.填空题(共4题)

15.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F=_____,力的方向_______。
16.
某人在以2.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80kg的物体,他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_____kg的物体;若此人在另一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100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
17.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上通用的国际单位制(SI),其间规定了7个基本单位.在力学中,除米(m)、千克(kg)外,_____也是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可以表示为_____。
18.
某同学做“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并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象,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9.
如图,在“研究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保证两弹簧秤示数相等。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