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同 |
B.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C.第3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
D.第5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2.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 ![]() | 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 |
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 |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 |
3.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s时空降兵和降落伞的速度方向改变 |
B.0~10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
C.10s~15s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
D.10s~15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处于超重状态 |
4.
在公式vt=vo+at和s=v0t+
at2中涉及五个物理量,除t是标量外,其它四个量vt、vo、a、s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的取负值。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负值 |
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 |
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 |
D.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a都正值 |
5.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与小球质量有关 |
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
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D.不直接做落体实验是因为当时时间测量不够精确 |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乙、丙、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7.
一路人以4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10m处时,绿灯亮了,公交车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交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m |
B.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人、车最近距离为2m |
C.人能追上公交车,追上车前人跑了8s |
D.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1题)
12.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
4.填空题- (共4题)
15.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4m/s,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8m/s,则质点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质点从A到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________m/s.
5.解答题- (共3题)
17.
某公交车从站点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行驶8.0m时,发现站点上还有一名乘客没有上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车.公交车开始做减速运动1.0s时,该乘客发现公交车减速,立即匀速追赶,公交车停止运动时该乘客恰好赶到.公交车从启动到停止总共历时9.0s,行进了24m.人和车均可视为质点.求:
(1)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追赶公交车过程中该乘客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追赶公交车过程中该乘客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
中国已迈入高铁时代,高铁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辆高铁测试列车从甲站始发最后停靠乙站,车载速度传感器记录了列车运行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列车的质量为4.0×105kg,假设列车运行中所受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求:

(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L:
(2)列车出站时的加速度大小:
(3)列车从甲站到达终点站的平均速度.

(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L:
(2)列车出站时的加速度大小:
(3)列车从甲站到达终点站的平均速度.
19.
在离地面7.2m处,手提2.2m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10m/s2)求:

(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
(2)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

(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
(2)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
6.实验题- (共2题)
20.
某同学利用光电传感器设计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光电计时器、小钢球等.铁架台上端固定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钢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钢球自由下落.

(1)先将光电门固定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0,量出小球释放点距A的距离为h0,测出小球的直径d(d远小于 h0).则小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若某次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0.5△t0,请你判断此时光电门距A处的距离△h=________.(用(1)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于直尺的长度限制,该同学改测光电门位置与其正上方固定点P(图中未画出)之间的距离h,并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已知图象斜率为k,纵截距为b,根据图象可知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1)先将光电门固定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0,量出小球释放点距A的距离为h0,测出小球的直径d(d远小于 h0).则小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若某次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0.5△t0,请你判断此时光电门距A处的距离△h=________.(用(1)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于直尺的长度限制,该同学改测光电门位置与其正上方固定点P(图中未画出)之间的距离h,并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已知图象斜率为k,纵截距为b,根据图象可知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