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
B.由两个分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合速度的大小 |
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 |
D.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
2.
如图所示,将三个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
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 |
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
D.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
3.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处同时开始运动,甲从静止自由下落,乙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 )
A.同时落地 |
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同 |
C.到达地面的时间不同 |
D.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
4.
2016年1月5日上午,国防科工局正式发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太微”。此次成功命名,是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22个。质量为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月心的距离为
时,重力势能可表示为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月球质量。若“嫦娥三号”在原来半径为
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及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
,已知:月球半径为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A.![]() | B.![]() |
C.![]() | D.![]() |
5.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自转,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
A.F1=F2>F3 | B.g=a2>a3>a1 |
C.v1=v2=v>v3 | D.ω1=ω3=ω2 |
6.
地球半径为R,在距球心r处(r>R)有一同步卫星.另有一半径为2R的星球A,在距球心3r处也有一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48h,那么A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为( )
A.9∶32 | B.3∶8 | C.27∶32 | D.27∶16 |
7.
如图,一宇宙飞船在轨道半径为R的近地圆轨道Ⅰ上围绕地球运行,经变轨后进入椭圆轨道Ⅱ运行。已知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为3.5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Ⅱ运行周期比在轨道Ⅰ运行周期小 |
B.飞船在椭圆轨道远地点的速率是近地点的3.5倍 |
C.飞船从轨道Ⅰ变轨进入到轨道Ⅱ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大 |
D.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增大 |
8.
据每日邮报2014年4月18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186f。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进行科学观测:该行星自转周期为T;宇航员在该行星“北极”距该行星地面附近h处自由释放一个小球(引力视为恒力),落地时间为t。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
B.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C. 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
D.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 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

B.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C. 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

D.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2.选择题- (共1题)
9.
大禹划分九州后,“根据九州土壤的性质,分为‘壤’、‘黄壤’、‘白壤’、‘赤植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及‘青黎’等九种,依据各种土壤的肥力不同,分为三等九级。根据肥力的等级,安排农业生产,制定适当的田赋。”《中国历代帝王—夏禹》的记载说明当时( )
3.多选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