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165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8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D.当某次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2.
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θ=45°,已知BCh,不计空气的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A.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B.甲、乙两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2
C.AB两点的高度差为
D.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3.
物体在恒定合外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发生的位移为x,关于F在t时刻的功率P,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F的大小一定时,P与t成正比B.F的大小一定时,P与x成正比
C.t一定时,P与F的大小成正比D.x一定时,P与F的大小成正比
4.
“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标之一。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在最高点,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
C. 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
D. 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

2.选择题(共2题)

5.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6.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3.多选题(共7题)

7.
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两轮用皮带传动,三轮半径关系是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则A、B、C三轮边缘上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速度之比为(    )
A.角速度之比1:1:2
B.角速度之比1:2:2
C.线速度之比1:1:2
D.线速度之比1:2:2
8.
一个物体在某高度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若用F、v、x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B、C、D三图中的曲线均为抛物线)。则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
A.B.C.D.
9.
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质量分别为2m和m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    (  ).
A.质量为2m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B.质量为m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
C.绳对质量为m的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
D.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
10.
如图所示,两个倾角分别为的光滑斜面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斜面间距大于小球直径,斜面高度相等.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开始均静止于同一高度处,其中b小球在两斜面之间,ac两小球在斜面顶端.若同时释放,小球abc到达该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1t2t3.若同时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小球abc到达该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下列关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t1> t2 > t3
B.t1  > t3>t2
C.t1< t1t2< t2t3< t3
D.t1=t1t2t2t3t3
11.
(多选题)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摆球用长为L的细绳吊起,上端固定,使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绳就会沿圆锥面旋转,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摆球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C.摆球运动周期为πD.摆球运动的角速度有最小值,且为
12.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我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假如某志愿者登上火星后将一小球从高h 处以初速度的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火星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火星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火星的质量为
D.火星的平均密度为
13.
为了进一步探究课夲中的迷你小实验,某同学从圆珠笔中取出轻弹簧,将弹簧一端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套上笔帽,用力把笔帽往下压后迅速放开,他观察到笔帽被弹起并离开弹簧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笔帽与弹簧间的摩擦,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A.笔帽一直做加速运动
B.弹簧对笔帽做的功和对桌面做的功相等
C.弹簧对笔帽的冲量大小和对桌面的冲量大小相等
D.弹簧对笔帽的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笔帽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4.解答题(共3题)

14.
汽车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车向前滑动了,车向前滑动了·已知的质量分别为·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碰撞后的瞬间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车速度的大小
15.
如图所示,带有光滑圆弧的小车A的半径为R,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C置于木板B的右端,ABC的质量均为mAB底面厚度相同。现BC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BA碰后即粘连在一起,C恰好能沿A的圆弧轨道滑到与圆心等高处。则:(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BC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2)滑块C返回到A的底端时AB整体和C的速度为多少?
16.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L=5 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1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求:

(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____;
(2)电动机做的功____.

5.实验题(共2题)

17.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点未画出,另选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作为测量的点,如图2所示.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0.50cm、86.00cm、130.50cm.

(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J,动能增加了________J(最后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假设物体下落做匀加速运动,则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实际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18.
物理小组利用频闪照相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试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300g和200g
②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③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④把A、B两滑块放到导轨上,并给他们一个初速度,同时开始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设定为△t=0.2s.照片如图:该组同学结合实验过程和图象分析知:该图象是闪光4次摄得的照片,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 第一次闪光时,滑块B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A恰好通过x=70cm处;碰撞后有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问:

(1)以上情况说明碰后____(选填A或B)物体静止,滑块碰撞位置发生在_____cm处;
(2)滑块碰撞时间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____s;
(3)设向右为正方向,试分析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____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____kg•m/s,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