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共7题)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卢沟桥的狮子》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 、 、 的特点,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和 。
(2)《罗马速写》只要描写了罗马的 、 、 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文化名城的 。
(3)《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朝的 行。
(1)《卢沟桥的狮子》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 、 、 的特点,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和 。
(2)《罗马速写》只要描写了罗马的 、 、 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文化名城的 。
(3)《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朝的 行。
3.
根据词语的意思写成语。
农村的绘画素材真是_________(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所以说丰富的生活经历是每一位艺术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拿不完,用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的源泉。
农村的绘画素材真是_________(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所以说丰富的生活经历是每一位艺术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拿不完,用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的源泉。
5.
看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ɡ jī huɑnɡ fēnɡ fù lí mǐ
( ) ( ) ( ) ( )
zhuān xīn shí zhù zǔ zonɡ yǔ qí
( ) ( ) ( ) ( )
zhù mínɡ jī huɑnɡ fēnɡ fù lí mǐ
( ) ( ) ( ) ( )
zhuān xīn shí zhù zǔ zonɡ yǔ qí
( ) ( ) ( ) ( )
6.
根据读音写词语。
卢沟桥的shí shī(________)子有的怒目圆睁,好像在控诉当年日军侵华的shì shí(________);有的神情肃穆,宛如在悼念那些shì shì(________)的抗日战士;有的慷慨激昂,仿佛在讲述那shǐ shī(________)般斗争的画面。
卢沟桥的shí shī(________)子有的怒目圆睁,好像在控诉当年日军侵华的shì shí(________);有的神情肃穆,宛如在悼念那些shì shì(________)的抗日战士;有的慷慨激昂,仿佛在讲述那shǐ shī(________)般斗争的画面。
7.
根据语境写词语。
(1)根据读音写词语。
卢沟桥的shí shī(_____)子有的怒目圆睁,好像在控诉当年日军侵华的shì shí(_____);有的神情肃穆,宛如在悼念那些shì shì(_____)的抗日战士;有的慷慨激昂,仿佛在讲述那shǐ shī(_____)般斗争的画卷。
(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成语。
农村的绘画素材真是__________(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所以说丰富的生活经历是每一位艺术家__________、__________(拿不完,用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的源泉。
(1)根据读音写词语。
卢沟桥的shí shī(_____)子有的怒目圆睁,好像在控诉当年日军侵华的shì shí(_____);有的神情肃穆,宛如在悼念那些shì shì(_____)的抗日战士;有的慷慨激昂,仿佛在讲述那shǐ shī(_____)般斗争的画卷。
(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成语。
农村的绘画素材真是__________(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所以说丰富的生活经历是每一位艺术家__________、__________(拿不完,用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的源泉。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8.
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īn bīnɡ)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àn shān)子,扇(shàn 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sì shì)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小题1】给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小题2】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的银杏树,________的枫叶,________的田野,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颜色的菊花,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啊,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小题4】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用“﹏﹏”画出来。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īn bīnɡ)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àn shān)子,扇(shàn 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sì shì)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小题1】给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小题2】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的银杏树,________的枫叶,________的田野,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颜色的菊花,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啊,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小题4】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用“﹏﹏”画出来。
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七孔桥
在颐和园里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叫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一座桥。全长150米,东连东堤,西接南湖岛。它就像是一道虹,把人世间和蓬莱仙岛连接起来了。
十七孔桥非常坚固,中间可行车马,桥的两边是人行道。十七孔桥全部是用石头砌成的。为什么把这座桥叫做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有十七个桥洞,由中间往两边变小,形成了一个“弓”形。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
十七孔桥不但非常坚固,而且美观。桥的两头各有两只猛兽,两侧护栏上的图案雕刻得非常精美。石栏上有100多个望柱,这些望柱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小狮子,有的回首遥望,有的母子相抱,有的嬉戏玩耍……真像活了一样。据说十七孔桥上雕刻了五百多只石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还多好几十只呢!
十七孔桥既是一座交通桥,又是一座观景桥,是颐和园里一颗灿烂的明珠。
【小题1】 “在颐和园里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叫十七孔桥。”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小题4】这篇短文主要是从 、 、 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小题5】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座桥的?请你摘录文中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孔桥
在颐和园里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叫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一座桥。全长150米,东连东堤,西接南湖岛。它就像是一道虹,把人世间和蓬莱仙岛连接起来了。
十七孔桥非常坚固,中间可行车马,桥的两边是人行道。十七孔桥全部是用石头砌成的。为什么把这座桥叫做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有十七个桥洞,由中间往两边变小,形成了一个“弓”形。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
十七孔桥不但非常坚固,而且美观。桥的两头各有两只猛兽,两侧护栏上的图案雕刻得非常精美。石栏上有100多个望柱,这些望柱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小狮子,有的回首遥望,有的母子相抱,有的嬉戏玩耍……真像活了一样。据说十七孔桥上雕刻了五百多只石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还多好几十只呢!
十七孔桥既是一座交通桥,又是一座观景桥,是颐和园里一颗灿烂的明珠。
【小题1】 “在颐和园里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叫十七孔桥。”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分—总 |
B.总—分—总 |
C.总—分 |
【小题5】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座桥的?请你摘录文中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表达- (共1题)
10.
按要求写句子。
(1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仿写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有名的画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他是无法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的。(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城的建筑大多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诗句)
(1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仿写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有名的画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他是无法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的。(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城的建筑大多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诗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填空题:(7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