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参考样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7319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综合题(共1题)

1.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②规定官员必须在朝廷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③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改姓汉姓
⑤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
⑥以汉服装代替鲜卑服
 
材料一
(1)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见上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表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区别开来,将上表内措施的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
A.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序号
B.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序号
 
 
 
(2)请选择上表中关于商鞅变法内容的两项措施,谈谈改革措施的具体作用。
材料二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

(3)依据材料二说明关于魏孝文帝改革的两个观点有什么不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2.选择题(共2题)

2.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历史源远流长。若举办书法的历程展览,下列书法作品按出现先后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3.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