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伯禹和李太守,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3)根据图片信息,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一 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1)根据材料一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伯禹和李太守,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材料三

(3)根据图片信息,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四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识,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4)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此汉族统治者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局势?,最终出现了怎样的制式局面?
2.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请仔细观察材料一的“西周分封诸侯国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受封者在身份上呈现什么特点?,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哪些主要权利?

直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是_________
触动了大贵族利益的内容有__________
最有利于秦国确立封建土地制度的内容是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的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完成结构图:① _________ ②_____ ___ ③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中的漫画,指出汉武帝针对地方诸侯王问题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地方诸侯王发生了什么变化?
(5)综上,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材料一

(1)请仔细观察材料一的“西周分封诸侯国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受封者在身份上呈现什么特点?,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哪些主要权利?
材料二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内容,请回答。(直接填序号)直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是_________
触动了大贵族利益的内容有__________
最有利于秦国确立封建土地制度的内容是_________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的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完成结构图:① _________ ②_____ ___ ③_________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中的漫画,指出汉武帝针对地方诸侯王问题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地方诸侯王发生了什么变化?
(5)综上,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此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文化灿烂。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政治形势)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大一统,如图一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朝代?
(2)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什么?
(经济状况)
(民族关系)
(5)根据图二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影响?

(政治形势)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大一统,如图一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朝代?
(2)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什么?
(经济状况)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注入了新鲜血液。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民族关系)
民族交融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气象焕然一新
(4)图二内容存在一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5)根据图二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影响?
2.选择题- (共21题)
4.
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该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 B.北京人 | C.山顶洞人 | D.河姆渡人 |
5.
我国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 B.分封制 |
C.世袭制 | D.禅让制 |
6.
海内外华人每年都会举办拜祖大典、寻根节、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纪念炎帝、黄帝,如湖北省随州市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等,这些纪念活动现已成为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世界华人隆重纪念炎帝、黄帝是因为他们
A.教民开垦耕种 |
B.发明了文字 |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D.编制了乐谱 |
11.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所著《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把春秋战国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当时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 B.诸侯争霸局面 |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 D.商业繁荣局面 |
12.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奋起于大泽,“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匈奴南下 | B.徭役繁重 | C.自然灾害 | D.秦的暴政 |
16.
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
A.刘邦的统治局面 |
B.刘彻的统治局面 |
C.刘秀的统治局面 |
D.刘琦的统治局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