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造就了一批批影响深远的思想巨人,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丰碑。结合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以图一人物为代表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于哪里?这一运动反映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
(2)图二这位思想家是什么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这一运动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这次思想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什么革命?该革命有何意义?
(3)写出以图三人物为代表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4)图四人物与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哪一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是什么?
(5)你认为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1)以图一人物为代表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于哪里?这一运动反映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
(2)图二这位思想家是什么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这一运动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这次思想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什么革命?该革命有何意义?
(3)写出以图三人物为代表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4)图四人物与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哪一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是什么?
(5)你认为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2.
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政治文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美学家蒋勋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海外贸易示意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实质。
(2)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该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该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美学家蒋勋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海外贸易示意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实质。
(2)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该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该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3.
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哪一革命的经过?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塥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三次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有哪些?
材料四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已与西方作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四,写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抗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这一“调整和适应”是通过该国的哪次改革实现的? 此次改革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措施?
材料一 下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哪一革命的经过?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塥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三次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有哪些?
材料四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已与西方作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四,写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抗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这一“调整和适应”是通过该国的哪次改革实现的? 此次改革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措施?
4.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请填写:A 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请阅读材料: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帝国主义国家间殖民扩张与掠夺进一步加剧,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战的火药桶指哪里?性质?
(3)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深重灾难?结合课本史实说明。(两点即可)
(1)请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请填写:A 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请阅读材料: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帝国主义国家间殖民扩张与掠夺进一步加剧,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战的火药桶指哪里?性质?
(3)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深重灾难?结合课本史实说明。(两点即可)
2.选择题- (共17题)
5.
8世纪前半期,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作为采邑分封给中小贵族,接受采邑者必须宣誓效忠,并承担自备马匹、武器应召出征的义务,否则采邑即行收回。这一改革是指( )
A.大化改新 | B.查理·马特改革 | C.明治维新 | D.农奴制改革 |
9.
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对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
D.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
10.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 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 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 B.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
C.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
12.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下列是他们对拿破仑的一些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
B.建立军事帝国,维护封建主义专制统治 |
C.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
D.发动侵略战争,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广泛反抗 |
13.
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 )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 ⑤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②④⑤ |
1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该“狂潮”的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 B.美国南北战争 | C.日本明治维新 | D.俄国农奴制改革 |
15.
一部外国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0多名公社战士与数千政府军展开激战,最后退到一堵墙边,高呼“公社万岁”的口号,全部壮烈牺牲。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月流血周” | B.英国宪章运动 |
C.二月革命 | D.十月革命 |
16.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校九年级同学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改革前两国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解放” |
C.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17.
“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郑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