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改编自《历史》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自刘少豪《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重要启迪?
材料一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改编自《历史》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自刘少豪《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重要启迪?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侵略印度方式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侵略印度方式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6.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现危机)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如图所示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

(举措展胜机)
(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的举措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3)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
(4)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5)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选择题- (共8题)
7.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8.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凤阳花鼓词》反映的是建国后哪一时期的凤阳面貌?
A.土地改革时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文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1.
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A.解放奴隶 | B.维护统一 |
C.扩张领土 | D.建立霸权 |
13.
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 1 | 2 | 4 | 3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 1.3 | 1.9 | 4.6 | 8.1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