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西区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288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2/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廷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作为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加之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拜占廷保持了帝国的稳定与繁荣。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廷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材料二:“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材料三:“古代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它的许多城市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但到了明清时期,天朝自居,闭关锁国,明显地落后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拜占庭帝国是被哪个国家灭亡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拜占廷的衰落与中国明清时期的衰落有什么共同点?
(4)这段材料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在这个从伊朗出土的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撰刻着一部法典,这部法典是古代哪一个国家制定?(2分)该法典的名称是什么?
(2)它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3)材料二中,在古代印度,雅利安人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3.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7世纪的日本和8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力主改革的统治者和西欧的宫相分别是谁?
(3)这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4)结合中国改革的成就,谈谈你的感想和启发。

2.选择题(共9题)

4.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5.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人类可以分为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造成不同人种差异
的原因是(   )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B.由于人的智商高低而引起
C.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D.上帝有意为之
6.
伯利克里时代被称为“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主要表现为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种姓制度正式确立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7.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当时中国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商品经济发达B.规模大C.规划科学D.拥有自治权
8.
孝德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9.
伊斯兰教的教徒成为“穆斯林”,630年以后,穆斯林前往朝觐的圣地是(  )
A.麦加B.耶路撒冷
C.雅典D.麦地那
10.
西欧封建社会世纪罗马教廷的地位和影响不包括(    )
A.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11.
某班开展了一次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原因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四个小组分别确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准确的是:
A.保守狭隘导致帝国衰落B.信仰差异导致帝国衰落
C.民族融合导致帝国衰落D.种族矛盾导致帝国衰落
12.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B.分封贵族为诸侯
C.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