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西欧城市基本居民有哪些?
(3)材料四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4)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
材料二: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中国历史》
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西欧城市基本居民有哪些?
(3)材料四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4)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2.
如图为“古代亚非文明区域”分布情况示意图,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自西向东依次写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说说亚非四大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试举一例说明。
(3)亚非四大文明区域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成就,请各举一例(除中国外)。

(1)请自西向东依次写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说说亚非四大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试举一例说明。
(3)亚非四大文明区域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成就,请各举一例(除中国外)。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拜占庭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帝国当时的社会状况。
(2)拜占庭帝国是在哪一年被谁灭亡的?拜占庭文化有何特点?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4)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在版图上有何共同点?
材料一:拜占庭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帝国当时的社会状况。
(2)拜占庭帝国是在哪一年被谁灭亡的?拜占庭文化有何特点?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4)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在版图上有何共同点?
2.判断题- (共5题)
3.选择题- (共13题)
9.
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上述材料中提及到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 |
B.古巴比伦文明 |
C.古代埃及文明 |
D.古代印度文明 |
11.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
B.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
C.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12.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
13.
下列关于法兰克王国演变的历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自此,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
①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自此,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
A.②③①④ |
B.②③④①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②① |
15.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自治,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关的是
①使欧洲出现一个新的阶级﹣﹣市民阶级
②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
③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④城市的复兴标志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①使欧洲出现一个新的阶级﹣﹣市民阶级
②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
③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④城市的复兴标志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7.
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该“法典”指的是
A.《十二铜表法》 |
B.《查士丁尼法典》 |
C.《汉谟拉比法典》 |
D.《罗马民法大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