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共2题)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3.
课内阅读。
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他都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 ) 出现—( )
2.用“ ”画出文同观察竹子的语句。
3.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他都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 ) 出现—( )
2.用“ ”画出文同观察竹子的语句。
3.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尽早—________ 慈爱—________
【小题2】“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把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去擦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小题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尽早—________ 慈爱—________
【小题2】“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把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型转换- (共1题)
5.
给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难道文同不是闻名中外的画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骞怎么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难道文同不是闻名中外的画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骞怎么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 (共3题)
6.
让句子更加生动。
(1)张骞穿越荒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毛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张骞穿越荒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毛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填空题:(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句型转换:(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