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对宋朝盟约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1)上述三则材料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签订时宋朝最高统治者是谁?
(3)材料三签订后,形成怎样的政治局面?
材料一 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夏向宋称臣,宋赐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行赏赐——《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规定宋向金称臣,两国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向金每年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签订时宋朝最高统治者是谁?
(3)材料三签订后,形成怎样的政治局面?
2.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 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南宋时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1975年,泉州出土了南宋海船,证明当时造船规模和技术领先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材料一鉴真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二南宋时期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原因有哪些?(最少写2个)
(3)张开想象的翅膀,南宋古沉船从泉州港出航,可能装载哪些货物?(最少写2个)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 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南宋时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1975年,泉州出土了南宋海船,证明当时造船规模和技术领先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材料一鉴真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二南宋时期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原因有哪些?(最少写2个)
(3)张开想象的翅膀,南宋古沉船从泉州港出航,可能装载哪些货物?(最少写2个)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船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皆安乐。"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二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唐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船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
材料五:"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二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唐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
2.选择题- (共10题)
4.
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唐朝时期,就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A.《洛神赋图》 | B.《女史箴图》 | C.《天王送子图》 | D.《步辇图》 |
8.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盛世特色。其中歌颂唐太宗武功的是( )
A.《胡旋舞》 | B.《秦王破阵乐》 | C.《霓裳羽衣曲》 | D.《高山流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