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舟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晚唐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此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1分)
(2)根据地图判断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写古代地名,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一: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舟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晚唐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此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1分)
(2)根据地图判断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写古代地名,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对应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2分)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1分)
(2)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2分)写出当时的闻名世界的大海港。(1分)
(3)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对应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2分)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1分)
(2)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2分)写出当时的闻名世界的大海港。(1分)
(3)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2.判断题- (共1题)
3.
判断题 (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1. 唐太宗当政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当时出现了一批名留青史的贤臣名将,其中有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即房玄龄、杜如晦。
()2.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 唐代高僧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是我们今天研究朝鲜、日本、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历史地理和佛学文化的重要典籍。
()4.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再次使中国实现了大统一。
()5. 世界闻名的宋代名瓷——“冰裂纹”瓷器,产自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的官窑之中。
()6. 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说明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达。
()1. 唐太宗当政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当时出现了一批名留青史的贤臣名将,其中有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即房玄龄、杜如晦。
()2.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 唐代高僧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是我们今天研究朝鲜、日本、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历史地理和佛学文化的重要典籍。
()4.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再次使中国实现了大统一。
()5. 世界闻名的宋代名瓷——“冰裂纹”瓷器,产自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的官窑之中。
()6. 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说明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达。
3.选择题- (共8题)
5.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句词的作者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他是
A.辛弃疾 | B.岳飞 | C.李清照 | D.苏东坡 |
6.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朝代 地区 | 西汉(2年) | 西晋(280年) | 唐代(742年) | 宋代(1080年) |
北 方 | 965 | 149 | 493 | 459 |
南 方 | 111 | 65 | 257 | 830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7.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A.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 | B.西晋政府顺应人口南迁浪潮 |
C.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 D.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11.
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 D.重用有才能的人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