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去重庆谈判的***、周恩来等人。

材料二 应中共中央******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于2005年4月底5月初访问祖国大陆。***亲切会见了连战,并与之会谈。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双方在发表的会谈新闻公报中认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材料三 1945年8月28日,在美国驻中国大使赫尔利等人的陪同下,***率中共代表团乘专机从陕北的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8月28日晚,蒋介石在自己的别墅——林园,设宴招待***一行。当***一行到达林园时,蒋介石带领随从前来迎接,满脸笑容地和***握手、寒暄。这是1927年国共反目成仇后,国共领袖再次握手。当时的舆论把“蒋毛会”称作“历史性的一刻”。
——于泽远《60年前的握手》
请回答:
(1)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在重庆进行了历史性的握手。当时,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分别是谁?陪同中共最高领导人赴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主要有哪些?国共双方签署的会谈正式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九二共识”和材料三所说的“1927年国共反目成仇”分别指什么?
(3)你认为连战访问大陆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一 去重庆谈判的***、周恩来等人。

材料二 应中共中央******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于2005年4月底5月初访问祖国大陆。***亲切会见了连战,并与之会谈。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双方在发表的会谈新闻公报中认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材料三 1945年8月28日,在美国驻中国大使赫尔利等人的陪同下,***率中共代表团乘专机从陕北的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8月28日晚,蒋介石在自己的别墅——林园,设宴招待***一行。当***一行到达林园时,蒋介石带领随从前来迎接,满脸笑容地和***握手、寒暄。这是1927年国共反目成仇后,国共领袖再次握手。当时的舆论把“蒋毛会”称作“历史性的一刻”。
——于泽远《60年前的握手》
请回答:
(1)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在重庆进行了历史性的握手。当时,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分别是谁?陪同中共最高领导人赴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主要有哪些?国共双方签署的会谈正式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九二共识”和材料三所说的“1927年国共反目成仇”分别指什么?
(3)你认为连战访问大陆有何积极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见下图)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3)材料二中的三张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什么?
(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敌视对抗到关系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见下图)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3)材料二中的三张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什么?
(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敌视对抗到关系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选择题- (共23题)
3.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②领导秋收起义 ③参加重庆谈判 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②领导秋收起义 ③参加重庆谈判 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6.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7.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由此可见,中美关系 ( )
A.出现重大转机 | B.完全正常化 | C.进入“蜜月期” | D.结成战略同盟 |
8.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
A. 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
B. 开放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C. 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
B. 开放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C. 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9.
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是指中国与亚非独立国家间有( )
①相同的社会制度、处在同一意识形态阵营 ②共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 ③保卫和平、撇开分歧、加强团结的一致愿望 ④遭受殖民侵略的相同经历
①相同的社会制度、处在同一意识形态阵营 ②共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 ③保卫和平、撇开分歧、加强团结的一致愿望 ④遭受殖民侵略的相同经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
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哪一项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
C.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互访 |
12.
由于核武器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不少国家都希望拥有核武器,以提高本国的军事实力,这也使得地球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 )
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③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③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3.
“互利共赢”“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新时期树立富有建设性、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外交指南。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区别于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 )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万隆精神 | D.对外开放 |
14.
现在,我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外交原则、政策和战略中,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政策 |
C.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战略 | D.“一边倒” |
15.
如图是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场景,从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


A.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
B.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 |
C.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6.
1961年6月,***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 |
B.***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
18.
下列重大活动,周恩来参与了的有( )
①参加重庆谈判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出席万隆会议 ⑤率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①参加重庆谈判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出席万隆会议 ⑤率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21.
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外国军事评论家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跃。这支部队创建于( )
A.1949年 | B.1964年 | C.1966年 | D.1970年 |
2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日益强盛。以下对国防现代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科技强军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B.经济发展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
C.现代化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军队的规模和数量 |
D.国防现代化需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