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开国大典 图二解放牌汽车
(1)图一反映的史实有何重要意义?
(2)图二是哪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就?请列举该时期所取得的其它重要成就。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了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该事件何时完成(1分)?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现象是什么时期出现的产物?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可以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重要的启示?
材料一

图一开国大典 图二解放牌汽车
(1)图一反映的史实有何重要意义?
(2)图二是哪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就?请列举该时期所取得的其它重要成就。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了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该事件何时完成(1分)?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现象是什么时期出现的产物?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可以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重要的启示?
2.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准备条件的历史事件和编制的建设规划名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本次会议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准备条件的历史事件和编制的建设规划名称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本次会议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2)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 “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重大改革?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事件? 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2)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 “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重大改革?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事件? 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4.
***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 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 年的“ 中国新生” 和1978年的“ 伟大转折” ,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 世纪的最后 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 引自《 复兴之路》 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 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 世纪的最后20 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 至少回答两点)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 年的“ 中国新生” 和1978年的“ 伟大转折” ,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 世纪的最后 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 引自《 复兴之路》 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 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 世纪的最后20 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 至少回答两点)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2.选择题- (共21题)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③ |
B.③①④② |
C.③④①② |
D.④③②① |
7.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8.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土地改革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土地改革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④② |
C.③②①④ |
D.③④②① |
12.
党的十八大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力争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6.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来”。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 B.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 |
C.“大跃进”的浮夸风 | D.土地承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17.
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下列对“一五”建设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
A.工业和农业并重 | B.优先发展重工业 |
C.注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D.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 |
19.
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
21.
下列各项,属于如下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C.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22.
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曲在凝聚着历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在司令员{#blank#}1{#/blank#}的率领下,奔赴朝鲜前线,保家卫国;“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blank#}2{#/blank#};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每当唱响这首《走进新时代》,我们不免心潮澎湃,“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blank#}3{#/blank#}(会议)上作出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