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写出唐朝时沿丝绸之路西行去天竺求佛法的人物?
材料三 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从海上交通的角度来看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材料五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材料一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写出唐朝时沿丝绸之路西行去天竺求佛法的人物?
材料三 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从海上交通的角度来看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4)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海上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材料五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2.选择题- (共2题)
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
B.香港、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
C.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
D.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