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
——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材料一:河南省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

材料二: 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勤劳勇敢的30万林县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据计算,如把工程的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请回答:
(1)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处于什么阶段?当时,全社会崇尚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为什么说红旗渠的修建是当时这种社会风貌的典型代表?
(2)红旗渠的修建时期(1960-196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答出三点即可)
材料三: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米的隧洞,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1960年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后改由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青年们面对艰难困境,创造了连环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3)结合材料说出,这条隧道为什么叫“青年洞”?在同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解放军青年代表是谁?说出他的几个事迹。
材料四:2017年1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材料五:50年前,林县县委带领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建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虽然红旗渠精神产生于上个世纪条件极其艰苦的60年代,但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所彰显的劳动人民群众勇于开拓的创造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担当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摘自2018年6月17日河南日报《新时代更需要弘扬红旗渠精神》
(4)如学校组织到红旗渠的研学活动,你最期待受到哪些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水泥厂在建国初期,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解放前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九十。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1)依据材料一,建国初期上海水泥厂面临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后上海水泥厂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著名的国有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商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那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的审批权,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2)依据材料二分析“天桥百货”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寻找新出路解决诸多困难的?概括“天桥百货”其在改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两个企业都通过改革走出了困局,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认识。2.选择题- (共26题)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A.借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 B.乘机侵占韩国的侵略战争 |
C.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 D.妄图称霸世界的非正义战争 |
A.刘胡兰 | B.董存瑞 | C.黄继光 | D.邱少云 |
①王文革 ②周援朝 ③张跃进 ④李开放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③④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 B.土地革命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改革开放时期 |
A.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 |
C.人民公社 | D.文化大革命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 B.没有制定法律 |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自然灾害的影响 |
D.文化大革命 |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
C.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B.“文化大革命”结束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D.设立经济特区 |
A.土地改革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