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第二中学、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72711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2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材料一,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归纳材料三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4)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5)根据上述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的信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分别歌颂的是哪两位领导人?
(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件事?它有何重要意义?
(3)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材料二中的这位“老人”?
(4)这位“老人”曾说过“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选择题(共18题)

3.
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杨利伟等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4.
中共十九大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1956年,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属于中国八大内容的是(  )
A.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6.
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所有制结构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增强企业活力
D.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7.
2017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62.1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项目758份,新签合同额250.9亿美元,占比55.4%,同比增长67.8%。下列对“一带一路”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
②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③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格局
④体现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只向亚太地区国家开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8.
张大爷家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下图是他家1978年—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得动摇。下列会议中,最早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0.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C.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A.城市B.农村C.沿海地区D.国有企业
12.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1982年中共十二大B.政治协商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D.1997年中共十五大
13.
下图是某同学的一节历史课笔记。这节课学习的主题是(  )
A.“三大改造”顺利进行B.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15.
如果要在年代尺中标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正确的标注方法是
A.
B.
C.
D.
16.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7.
英国媒体说,全世界现有大约4300个经济特区,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香港附近的那一个,后来被称为“深圳奇迹”。“深圳奇迹”始于()
A. 1978年 B. 1980年 C. 1984年 D. 1990年
18.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 实行对外开放
B.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社会主义制度
19.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A.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B.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20.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