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探索如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出现了许多的失误,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 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几个事件?对此,你如何评价?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请问这里指的是哪里的农民?
(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增加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07年 | 246619亿元 | 107367亿元 | 50150万吨 | 13786元 |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的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安徽无为县农民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令安徽无为县农民“梦想实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法律文件的内容?该法律文件是哪年颁布的?
(3)材料三漫画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反映了我国哪一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4)民生涉及民众的切身利益,与其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请你从党和民生关系这个角度思考,你该怎样总体评价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 1949年—20世纪50年代 | 20世纪60年代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2003年) |
建交国家数 | 8 | 23 | 16 | 62 | 48 |
材料一: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1)“我们的朋友遍及五大洲”,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什么情况?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重大事件,请根据材料二写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共和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2.判断题- (共1题)
(1)1976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正:
(2)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一号”。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更多的外太空的探索。
改正:
(3)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并把高等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改正:
(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改正:
(5)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希望工程”,保障中低收入职工能买得起房。
改正:
3.选择题- (共19题)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C.坚持走群众路线 |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
A.台儿庄战役 |
B.百团大战 |
C.淮海战役 |
D.上甘岭战役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A.长期战争的破坏 |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
C.混进党内阶级敌人的破坏 |
D.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 |
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D.“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
B.外景1: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
C.外景2:考场大楼悬挂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竖幅 |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①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②体现了中共“十四”大精神
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推行的是股份制
④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成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①废除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予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
D.相互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
时间 | 粮食 | 肉类 | 禽类 | 奶类 |
1978年 | 123.6 | 19.2 | 1 | 6.5 |
1996年 | 73.5 | 32.8 | 10.7 | 21.4 |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
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
4.填空题- (共3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文革中_______含冤病逝,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1)为建成大庆油田作出贡献的“铁人”是__________。
(2)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人民好干部是________
(3)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带核试验工作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