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致力于民族发展、富强的探索,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而南粤大地勇开先河,南粤儿女翘立潮头。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了一页页浓墨重彩。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2)材料二中,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了“消灭贫穷”,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富强献计献策。
材料一:“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
材料二:“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贫穷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哪一历史事件标志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2)材料二中,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了“消灭贫穷”,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富强献计献策。
2.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之痛)
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材料三: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2)近现代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请举出两位历史人物。
(3)欧洲是通过哪些具体进程实现联合的?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欧洲实现联合有什么好处?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战争之痛)
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统一之路)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
(欧洲意识)材料三: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2)近现代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请举出两位历史人物。
(3)欧洲是通过哪些具体进程实现联合的?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欧洲实现联合有什么好处?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2.选择题- (共18题)
3.
晚清诗人黄遵宪《香客篇》言:“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作者认为的“错”主要在于
A.阻碍了中外交流 |
B.强化了中央集权 |
C.打击东南沿海反清势力 |
D.抵御了来自日本的倭寇势力 |
4.
作为“中国之巨祸”的甲午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把37年之后的炮声看作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这是在强调
A.甲午战争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甲午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
D.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
5.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
B.九一八事变 |
C.百团大战 |
D.重庆谈判 |
7.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A.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
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8.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政策”和“科技成果”分别指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
B.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弹一星 |
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
9.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
10.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主要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 B.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 |
C.国家经济发展的停滞 | D.集体主义精神丧失 |
11.
李登辉搞“台独”身败名裂: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公投”等言论,落得民心背弃: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蔡英文当局频繁搞“台独”分裂活动引发台湾民众的强烈愤慨,甚至引发游行示威活动和要求其下台的呼声………这些事实证明了
A.台湾岛内不存在搞“台独”和破坏祖国统一的人 |
B.维护国家统一是包括台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C.运用武力是解决台海问题唯一正确的途径 |
D.台湾问题十分复杂,仅仅依靠中国人民和政府无法解决 |
12.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的成立等对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来自
A.《共产党宣言》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权利法案》 |
13.
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十二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这场“社会运动”( )
A.根本原因是科技的发展 |
B.使世界开始连成了一个整体 |
C.人文主义是其核心思想 |
D.实质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14.
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民众生活,以下各项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A.小说《大进军》,关于南北战争杰出生动的历史小说 |
B.电影《乱世佳人》,描写南方女性斯嘉丽的人生境遇 |
C.论文《美国南方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研究》 |
D.战争期间政府留下的文书档案及私人信件 |
15.
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提示内容 | ①起止时间:1861~1865年、②相关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③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 |
A.美国南北战争 |
B.拉美独立运动 |
C.法国大革命 |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6.
(2016永州卷)马克思语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论述主要体现出的史学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 B.唯心史观 | C.生态史观 | D.社会史观 |
17.
阅读下面的歌谣,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战引发革命,二月革命掘沙皇
②临时政府仍反对,十月革命起高潮
③颁发法令得民心,巩固政权不动摇
④列宁领导得胜利,社会主义旗帜飘
①一战引发革命,二月革命掘沙皇
②临时政府仍反对,十月革命起高潮
③颁发法令得民心,巩固政权不动摇
④列宁领导得胜利,社会主义旗帜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③①④ |
18.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不能成立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后和平的体系 |
B | 希特勒上台扩军备战 |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C | 罗斯福新政 | 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D | 莫斯科保卫战 |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A.A |
B.B |
C.C |
D.D |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此,欧洲国家( )
A.加强军事合作 | B.与苏联展开对抗 |
C.逐渐走向联合 | D.寻求美国的援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