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58年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
材料三 :“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 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存在着哪一种现象?
(3)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材料一: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58年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
材料三 :“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 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存在着哪一种现象?
(3)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工业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和农业,相应地培养人才。”
(1)材料一反应的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这一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四项)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材料二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哪一年哪次会议通过的?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90%以上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工业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和农业,相应地培养人才。”
(1)材料一反应的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这一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四项)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材料二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哪一年哪次会议通过的?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90%以上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选择题- (共15题)
3.
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4.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A.《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在北京举行。追忆历史,下面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 |
B.通过了《共同纲领》 |
C.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
D.采用公元纪年 |
8.给形近字组词。
躲{#blank#}1{#/blank#} 杖{#blank#}2{#/blank#} 眨{#blank#}3{#/blank#} 追{#blank#}4{#/blank#} 憾{#blank#}5{#/blank#}
射{#blank#}6{#/blank#} 仗{#blank#}7{#/blank#} 泛{#blank#}8{#/blank#} 迫{#blank#}9{#/blank#} 撼{#blank#}10{#/blank#}
9.给形近字组词。
躲{#blank#}1{#/blank#} 杖{#blank#}2{#/blank#} 眨{#blank#}3{#/blank#} 追{#blank#}4{#/blank#} 憾{#blank#}5{#/blank#}
射{#blank#}6{#/blank#} 仗{#blank#}7{#/blank#} 泛{#blank#}8{#/blank#} 迫{#blank#}9{#/blank#} 撼{#blank#}10{#/blank#}
10.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11.
(题文)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2.
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手工业的改造
C. 对养殖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手工业的改造
C. 对养殖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4.
上个世纪某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大跃进”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抗美援朝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1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 )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16.
1954年,***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召开了中共八大 |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
17.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
D.三大改造的教训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